第十五章(1 / 2)

§§94.曲高和寡

戰國末年,楚國的頃襄王經常聽到有人說宋玉的壞話,於是就把宋玉召來,問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為不夠不好的地方吧?不然,為什麼各個階層都有人對你不滿呢?”

聰明的宋玉一聽這話,知道大事不妙,說不好可能就會有災難,於是趕緊伏在地上,誠惶誠恐地說:“是的,大王說的也許都是事實。但我還是請大王能夠寬恕我的罪過,容我把話說完。”

頃襄王答應了宋玉的請求,宋玉就講了一個故事——

“在先王的時代,有位歌唱家來到楚國的郢(ying)都,當他開始演唱通俗歌曲《下裏》和《巴人》時,有幾千人聚在一起隨聲和唱;接下來他唱起了民謠《陽阿(e)》和《薤(xie)露》,這時能跟著唱和的人還有幾百人;最後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陽春》和《白雪》,這時還能勉強跟著唱和的就隻剩幾十人了;其實這時這位歌唱家將五音的美妙發揮到了極致,唱出了一種悠揚婉轉、令人陶醉的意境時,最後仍能欣賞和跟唱的就隻有幾個人了。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它說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奧,能跟隨和唱的人就會越少。 ”

故事講到這,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頃襄王的神情,隻見他若有所思,頻頻點頭。宋玉心裏有底了,於是更是放開膽子,高談闊論起來——

“所以說,在鳥中有鳳凰,在魚中有大鯤。鳳凰振翅高飛,可達九千裏雲天,在籬笆間跳躍的小鷃,又怎能像鳳凰一樣知道天高地大呢?大鯤清晨從昆侖山腳出發,中午來到渤海灣的碣石處曬太陽,傍晚又到孟諸湖去歇息,那些隻會在小水塘裏打滾的小鯢(ni),又怎麼能像大鯤這樣探測江闊海深呢!其實,豈止是在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大鯤,人類中不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嗎?他們一些好的思想和行為都超出於一般民眾之上,那些凡夫俗子們,又怎麼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為呢?

宋玉的這番辯解,終於使頃襄王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並因此而避免了一時的禍患。

簡評

曲高和寡,指的是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於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以至於很少有人理解或接受。故事一方麵告訴我們不能偏聽偏信,另一方麵告訴我們有許多高深的東西,或許隻有少數人能理解。 陽春白雪、下裏巴人都是各代表不同的文化類型,並不能貶低任何一種。

§§95.後來居上

漢武帝時,朝中有三個位有名的臣子,分別叫作汲黯、公孫弘和張湯。這三個人雖然同時在漢武帝手下為臣,但他們的情況卻很不一樣。

汲黯進京供職時,資曆已經很深且官職也已經很高了,而當時的公孫弘和張湯兩個人還隻不過是個小官,職位很低。可是由於他們為人處事恰到好處,加上政績顯著,因此,公孫弘和張湯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來,直到公孫弘封了侯又拜為相國,張湯也升到了禦史大夫,兩人官職都在汲黯之上。

汲黯這個人業績原本就不及公孫弘、張湯,可他心胸狹窄,眼看那兩位過去遠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裏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跟皇帝評評理。

有一天散朝後,文武大臣們陸續退去,漢武帝慢步踱出宮,正朝著通往禦花園的花徑走去。汲黯趕緊趨步上前,對漢武帝說:“陛下,有句話想說給您聽,不知是否感興趣?”

漢武帝回過身停下,說:“不知是何事,說來聽聽。”

汲黯說:“皇上您見過農人堆積柴草嗎?總是那些先被搬來的柴草在底層,後搬來的反而放在上麵,那先搬來的柴草豈不是太委屈了嗎?”

漢武帝有些不解地看著汲黯說:“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汲黯說:“你看,公孫弘、張湯那些小官,論資曆論基礎都在我之後,可現在他們後來居上,職位都比我高,皇上您提拔官吏正和那堆放柴草的農人一樣啊。”

漢武帝聽了很不高興,他覺得汲黯如此簡單、片麵地看問題,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貶斥汲黯,可又礙於汲黯是位老臣,隻好壓住火氣,拂袖而去。後來漢武帝對汲黯置之不理,他的官職也也沒有再提升。

簡評

後來者居上,原本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就要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汲黯認為提拔人才一定要論資排輩,反對後來居上,是不可取的。學習上也講求追趕,稍有懈怠就會導致落後,所以不能放鬆,應時刻想著進步。

§§96.三顧茅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