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3)

主訴症狀:出席聚會時,我多半的時間是坐在清潔的抽水馬桶上,捧著漫畫書,聽到外麵的言笑晏晏,體驗內心掙紮。

就因為我在一次聚會上說,“爵士樂”在美國新奧爾良,被作為紅燈區的背景音樂。那個聚會上的鐵杆兒爵士愛好者就把我批駁得體無完膚,最後,他們之中始終一言不發的一位男士大聲說:女人懂什麼爵士精神。你們與一個不懂裝懂的外行抗辯,也太愚蠢了吧。

爭論到此為止,我恨不能有個地縫鑽入,後來我找到了這個地縫,那就是可以看漫畫放鬆的WC,溫情脈脈的WC。

心理醫師指點:

因為在談話中犯了“白癡級錯誤”而引發社交恐懼的人士,不在少數。容易因表錯一個觀點而被挫敗感纏繞的人,多半存在自我評價的矛盾之處,一方麵,她希望自己引領大部分話題,像一個無所不知的先知;另一方麵,她又禁止自己犯任何錯誤,一受到爭辯就傾向於對自己全盤否定。總之,她的自我評價,完全建立在他人的好惡之上,由此,她的心,總在自卑又自大的漩渦裏煎熬。

夏洛特是“邊緣性社交恐懼症”的典型例子,向左一步,會自我封閉,而向右一步,則與正常人無異。心理醫生建議如下:

1.不妨向周圍的社交高手學幾招藏拙技巧。譬如:如何把話題轉移到自己熟知的領域中來,而不著痕跡?

2.充分利用“主場優勢”。剛恢複社交活動時,應盡量在自己熟知的圈子裏開Party。周圍的場景,一切的準備細節都了然於胸,這有利於鎮定情緒。

3.太過慌張時,嚐試使用腹式呼吸。跟從你的瑜伽教練學習腹式呼吸,並用按壓穴位的方式來釋放壓力,將給你的社交生活帶來更為從容的姿態。

§§§(四)順利度過交際危險期

在交際過程中,隨著進間的推移,交際範圍和相互了解的增加,人們的態度,行為方式和感覺都會有所變化。交際帶來新鮮的快樂和甜蜜,同樣也會引起矛盾衝突,潛伏著危險。我們不妨把交際過程的開始階段稱為交際“蜜月”期,在這期間,大家都有一種新鮮感,希望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並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發展雙方的友誼。更有甚者還會“一見鍾情”。交際“蜜月”期的長短與交際中個人的社會成熟度、年齡、文化程度、經曆及性格有關,也與交際對象和交際環境有關。個人和交際對象的年齡越小,文化程度越低、經曆越簡單,那麼交際“蜜月”期成正比。

那麼交際危險有些什麼表現可以使我們能夠加以識別呢?首先從交際中的個人來說,就是個人對周圍的環境和人已感到很熟悉了,並已了解和看到環境和個人的一些缺點和不足,不願再去主動注意與了解環境情況和交際對象的思想要求,開始有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這時,交際中的個人對交際環境和交際對象懷有某種無所謂的批判情緒,甚至想逃避的敵視情緒。不論處於交際的什麼時間,隻要你有這些表現和感覺,你大概已處於交際的危險期之中了。

其次是交際對象態度的變化。在交際“蜜月”期,大家對你會有一種友好的關照和信任,有什麼話可以不回避你,工作上尊重你的意見,即使不同意也會耐心地解釋,每天見麵時總要打個招呼。但過了三四個月或六七個月後則不再這樣,首先是對你的詢問少了,甚至每天見麵了也不太樂意打招呼。許多事不再當著你的麵商量或交談,而是回避。有時你會發現你出去一會再返加你上班的地方時發現大家正聚在一說話,見你來了則忽然停下來,然後慢慢散開。如果出現一種情況那就說明你的交際過程已處於相當危險狀態。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從一個或兩個人口裏聽到這樣一類話:你才來不久,在有些地方應該注意下。或是:大家對你有些事有點看法,說你做得不太好等等提醒告誡的話。

再次就是在交際中出現問題、矛盾和衝突。這時你認為有人不喜歡你,並知道是哪些人,同樣你也不喜歡他們。在言談、工作上別著勁,采取不合作態度,甚至發生口角和衝突。這是表示處於交際危險期最明顯的現象。

如保度過交際危險期,我認為不外有以下幾點:

一是泰然處之。既然危險期來了,就讓它來好了,這是一個必須有的過程和階段,大家都一樣。要做到鎮定自若,在這個期間要保持與大家的正常交往,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害怕扭捏。與人交往要熱情,盡可能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