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3)

理性與人生

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忘了就是了,不要去想才是超脫。這個世界太大了也太久遠了,我們都無回天之力。和大宇宙比起來,人生如電光石火,轉瞬即逝時不再來,絕沒有輪回那回事。我主張無欲無我但又絕非坐吃等死,“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追求天人合一的大化境界,追求理性的人生。

美麗仍是美麗,淺薄依舊淺薄,驕者自驕,老者自老,忙者自忙,生者自生,死者自死,天黑天亮,花開花落,自然而然,關你我何事,傻子才去悲去喜。人生如夢夢非真,我們曾經人生百味紛紛世相時有困惑,隻是須記著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中一定還會有第三種選擇。有了那麼多的過去竟又那麼快地過去,有時回味虛無中的過去知道並沒有輝煌,就不屑一顧了。經曆多了,看得多了,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了,什麼都那麼自然,似乎一切都本該如此。出現了是前事之果是後事之因,消失了是後事之果前事之因。這種循環以至無窮,人大概正是因為這徹悟,才不去爭也不去求,因而也就沒了奮鬥總帶有沉沉死氣讓人討厭。人還忌好為人師,尤其別在年輕人麵前賣弄昨日黃花,也別去盡解惑人生的“義務”,那可就煩死人了。不管年輕年老總應經常想著人貴有自知之明萬勿以為自己是別人的最愛,這好像永遠也不會。心裏麵沒有才不累,都沒有就都不累,你不想得到什麼,才活得輕鬆。人累就累在欲壑難填,生而欲,欲而貪,貪而死,欲是生門亦是死門。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人總要付出的,或多或少或遲或早或彼或此,就如養花總要時時澆水,不然就一定看不到美麗。當然投入太大可能失去也太大,換回來空白和無奈。這是痛苦是磨難,可於人生也並不無益。人生有許多規則光靠讀書一定不行,要自己慢慢地悟。不遵守遊戲規則就會受到懲罰,少碰一些壁好。把握機會很難,因為我們常常做出十分錯誤的判斷和選擇,誰都知道人生機會就那麽幾回,“失”不再來呀!

我的那些“情詩”其實不過是拾來的一束花,在自己心裏生發開來,抽象出一種美麗,並非實有其人,是影子是心像是理想吧。絕不曾想與屈原先生比,但麵對“路漫漫其修遠兮”自然會想到求索。誠然盡管人與人總會有感動和被感動,但對牛彈高山流水是一種悲哀則無疑也,恰是這種悲哀激發了我的詩的靈感。別人有別人的生活,自己眼看著一天天老去,靜下心來養心健身讀書做事大概更好一些。交往交際亦當有度,過了就是對別人的一種打擾或者騷擾也是不自尊自愛,不也有點兒無聊了嗎?世界很大要做的事還很多,而我們麵對的三教九流常常不免有些小市民、小女人即那些地道的庸人俗人甚至還有小人!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異化的人群裏應當學會和自己和宇宙對話,自己去圓自己的夢。我們常說“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人”,但當真的人負我了我該怎麼辦?我想先是什麼也不要說,盡量早點忘掉,否則自己也是沒有理性的小人。

快樂方程式

想快樂就快樂嗎?時下,快樂、快活、快感一類的詞可謂熱得發燙,要快樂不要壓抑、要快活不要苦惱、要快感不要清淡的宣言甚囂塵上,“及時行樂”、“自由行樂”“隻要快樂”“我要快樂我顧誰”、“我要快樂我管誰”、“我要快樂我怕誰”的思潮漸成一種概念,都市、鄉間崛起“自我”的快樂一族。

不過,這快樂也要有個“快”法。試解快樂方程式如下:

一要有快樂的資本。沒有快樂的資本即使快樂也曇花一現,甚至快樂以後徒增後悔和懊惱,不再快樂。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消息,某男或某女,悲觀厭世,對最後的快樂做以精心的設計,“瘋狂”的閃爍之後“慷慨赴死”,永遠告別快樂的感覺,卻給親人刺下沉痛的記憶。快樂的資本包涵一定的經濟基礎、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身體狀態,等等。預前透支的快樂,不切實際的快樂,和不計後果的快樂是虛擲青春,是揮霍生命,是浪費快樂。有了快樂的資本,你才有可能快樂,你才能快樂。這是快樂的基礎,是快樂的條件。

二要有快樂的元素。無端的快樂難免有些神經質,具備快樂元素的快樂才是自然而然的快樂,水到渠成的快樂,發乎於心的快樂。快樂的元素很多,也可以自我創造或參與到別人的創造。學業上的進步,工作上的成功,友誼上的收獲,財富上的積累,感情上的發展,等等,都可能觸發快樂;特別的紀念日或節日,自我創造的或參與的別人創造的聚會、派對、遊藝活動,等等,都可以感知快樂。這是快樂的來源,是快樂的誘因。

三要有快樂的同人。快樂著你我的快樂,快樂著大家的快樂,快樂總是在人群中散溢著本質的氣息和味道。一個人能快樂嗎?那不是快樂,最多隻能是簡單、短暫的竊喜。隻有與人分享、得以表現和張揚的快樂才是真快樂,才是我們想要的快樂。不為人知的快樂難說快樂,無人同路也就無從快樂。這是快樂的對象,是快樂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