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言誌楊樹下(1 / 2)

九月中旬的天,還未完全褪去暑氣,不知道知了是不是也耐不住這暑氣,在樹上半死不活的叫著,聽著就叫人心煩。剛開學不久的校園,三三兩兩的學生們,慵懶的淨找些涼蔭在校園四處來回遊蕩著,現在還不是上課時間,他們可不想早早的坐進那蒸籠般的教室,任憑汗流浹背。

林天驕和楊致遠兩人靠在一顆大楊樹上,盯著來來往往的遊走的同學,淨說些無聊的話。他們是好朋友,兩個人小學就是同學了,到如今還能在一個班裏待著,也不知道是運氣還是命運使然。

聽老師說今年的高三競爭比往年要激烈些,或許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他們的數學老師根據計劃生育這個基本國策,做了一個概率分析,說今年的高考生比往年多出一倍,一倍是什麼概念?就是本來就有幾十萬人競爭的名牌學府,現在憑空又多出來幾十萬。言外之意就是,今年考大學的這些學生,如果不付出比往年學生更多的努力,那麼最後的結果不用說大家都明白,注定要名落孫山,緊接著就要麵對似乎是沒有任何未來的未來。不知道是學生們被老師的這種理論驚到了,還是被自己渺茫的未來給嚇到了,總之進入高三之後的學生們,突然間似乎都被換了新馬達,每天都在努力學習。為了那個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未來在默默的奮鬥著。高考,是那些本沒有任何炫耀的學生們唯一出人頭地的橋梁,隻有在這裏才能相對更公平的競爭。然而許多學生卻還在詆毀高考的弊端,殊不知,多少寒門貴子都是由這裏開始轉變人生的。

林天驕與楊致遠兩個人卻是高三學生中的異類,他們兩個的關係很鐵,用朋友這個詞去說他們,都覺得分量不夠,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不知道是不是朋友間固有的定性,他們在班上的成績也一樣差,每次考試都在最後幾名徘徊不前,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他們似乎永遠都處在同樣的起跑線上。但是他們兩個又有不同的性格,林天驕比較活潑,腦子也挺聰明,就是不務正業,給人的感覺總是略顯浮漂,楊致遠則有些沉默寡言,比較內斂。這樣不同性格的兩個人在一起的關係之所以要好,或許在骨子裏,兩個人都是充滿理想主義的人物。他們麵對同差的成績,表現出一樣的不屑一顧,並非他們智商真的比別人低一些,要知道好成績無一不是努力得來的,但是在這個時候,別的成績不濟的學生已經進入到學習狀態,而他們兩個竟還靠在大楊樹上,煞有介事的討論著國家大事,就不得不讓他們一直沒有發現,身後站著的班主任劉安老師捉急。

劉安老師在這所高中,那也是名聲在外,經過他親手調教的學生,進入到名牌學府的連自己也數不清有多少人了,用一個詞概括的話,是不計其數,當然要用一個對老師褒揚的說法就是:桃李滿天下。針對自己所創造的業績,劉安老師雖然明麵上謙虛的無以複加,令其他老師妒忌到眼紅,但是私下裏,作為一個心理正常的人來說,洋洋得意還是有些的。然而今年的情況有些令他難堪,為什麼呢?因為今年他所麵對的,是一個平均成績並不怎麼優異的班級。古語說的好,好馬配好鞍,好車配風帆。當然後半句不是古語,是一句廣告詞。可是如今好馬有了,好鞍卻不怎麼樣,你叫人家怎麼辦?古語又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所以打自一開學,劉安老師就開始嚴抓教學質量,針對那些逛子學生,劉安老師的第一計策便是:口頭教育。

今天的林天驕和楊致遠兩個人是真不想坐在教室裏孜孜不倦,畢竟麵對那令人頭疼的課本,真的要比這秋老虎更讓人難以忍受。這棵大楊樹是兩個人經常來的地方,因為這大楊樹下有張石桌子,周圍是幾個石凳子,石桌子上刻著下象棋用的方格,兩個人一開始用石頭胡亂下著幼年時玩的下棋遊戲,下著下著便扯到了楚漢之爭上,不知道怎麼天馬行空的又扯到國家大事,現在的兩個人討論的正激烈,劉安老師終於忍受不住插話了:“你們兩個怎麼在這裏就討論起國家大事了?”

楊致遠和林天驕兩人向後一看,俱是一驚,誰也不知道劉老師在身後站著呢。兩人嘿嘿的笑了起來。

劉安老師接著說道:“聽你們說的挺有勁,我可以加入一起討論嗎?”

楊致遠急忙說道:“哎喲,你老一來,我們兩個還敢說是討論嗎?那得請教了!”

林天驕趕緊接話茬道:“就是,你老一來,這談話性質立馬升級,就變成淳淳教導了。”

劉安老師被這兩個俏皮的學生逗樂了,說道:“耍嘴皮子挺伶俐,就是不知道是真伶俐還是假伶俐?”

楊致遠說道:“甭說我們哥倆伶俐,其實說真的,作為你的學生,我們兩個還真覺得不配!”

林天驕急忙說道:“就是,就是,我就不知道您教過得那些個學生當中,有沒有像我們這兩個這般不可救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