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入座之後,孫權也不浪費時間了,忙是對周瑜說道:“公瑾兄!剛剛三弟已經統計了一下今日的戰況,現在廣陵城已經是十分危急了,說不定連明天都沒辦法支持下去,那劉備的援軍怎麼到現在還沒有來啊!”之前孫吳軍之所以還能支持得住,正是有劉備援軍這個希望,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那援軍卻是始終沒有出現,如今城內的孫吳將士們士氣也是越發低迷,這樣的情況可是大大的不妙!
周瑜眉頭一皺,其實這件事周瑜早就放在心上了,剛剛在城頭巡視的時候,對於城頭上將士們的狀態,周瑜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周瑜也知道,造成將士們士氣低落的原因,追根究底,正是因為本來應該早就到的劉備援軍遲遲未至,可這件事,現在周瑜也是沒有半點辦法。如今廣陵城被圍,外麵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周瑜一點也不清楚,到底為何劉備援軍遲遲未至,讓周瑜也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然,以周瑜的智謀,也能猜出一兩個可能,或許,蒯越在路上碰到什麼事情給耽擱了,或許劉備的援軍在調集的問題上需要多耗費一些時間。而在周瑜的猜測中,還有一個可能性,卻是周瑜始終不願意去想的,那就是劉備拒絕向廣陵派遣援軍!
這些年來,孫吳和劉備之間的確是鬧出了不少糾葛,關羽之子關索甚至也死在了淩統手上,而朱治也是因此死在了淮安的大牢當中!雙方之間幾乎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如果單純從這方麵來看,劉備不肯派援軍那也是理所應當的!可周瑜卻是知道,劉備不是個蠢人,在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更是個聰明人,絕對不會看不到孫吳被滅之後的後果!正是基於如此,周瑜先前才會信心十足地認為劉備一定會派遣援軍,可這麼多天過去了,始終都沒有看到劉備援軍的影子,這讓周瑜原本充足的信心,現在也有些忐忑了。
孫權的問題問出之後,周瑜沉默了片刻,抬起頭,望向了坐下眾將那期許的目光,深吸了口氣,隨即擠出了一絲笑意,說道:“主公請放心!劉備之前又要防備主公,又要防備曹操,兵力的部署一定很分散,就算是其中調撥兵馬,也需要不少時日。所以,以屬下之見,相信最遲後天,劉備的援軍一定可以趕到!”
周瑜不是不想將真實的情況說出口,可如果當著這些戰將的麵說出真實情況,隻會是更加嚴重地打擊眾將的信心,對於明日之戰,根本沒有任何益處,所以周瑜選擇將這個最不貼實際的猜想說出來,多少可以安撫一下眾將。
果然,聽完周瑜這麼一說,坐下眾將都是長長地鬆了口氣,董襲幹脆就是罵罵咧咧起來,喝道:“狗娘養的劉備!連調集兵馬都這麼麻煩!虧他還能占據那麼大一片領地!這要是換作主公,這點事還不是輕輕鬆鬆就處理好了!”
董襲的話也是得到了在座大部分人的讚同,當然,也有極少一些人看出周瑜的言不由衷,其中就包括孫權本人。孫權的武藝或許不如他大哥孫策,甚至不如弟弟孫翊,但孫權的才智卻是孫家兄弟裏麵首屈一指的!在周瑜說完那些話之後,孫權卻是看出周瑜的目光閃爍,似乎有些話沒有說出口,不過孫權很快便是猜到周瑜為何要這麼做,當然不會去拆穿,而是附和起周瑜的說法,跟著他一塊安撫眾將。
緊接著,周瑜又是對孫權說道:“主公!如今城內的情況的確不妙!屬下倒是有個提議,今夜主公可率領一支人馬,趁夜突圍,北上到劉備的領地去!而屬下則是留守廣陵城,等待援軍趕至!”
周瑜的這個建議說出口,孫權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如果不是到最後關頭,周瑜怎麼會建議自己逃離廣陵城呢?而周瑜自己留守廣陵,顯然是想要靠自己堅持到最後一刻!這一點,孫權那自然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當即孫權便是堅定地搖頭說道:“不行!公瑾兄!我不同意這麼做!當年大哥將這片基業交給我,雖然我沒有什麼能力,無法將孫吳基業恢複往日榮耀,但也絕對不能在這種時候,棄將士們與不顧,獨自偷生?要是這麼做了,我將來如何有麵目去見父親和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