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在人間(2 / 2)

聽完故事,我渾身的血都沸騰了。連夜登船,淩晨就要趕到珠江岸邊的荒灘上看望老戰友周辛!

兩年前,也就是1982年春天,周辛年屆半百。“五十而知天命”,這位終身未娶的小老頭兒,帶著七個“兒女”,承包了江邊80多畝荒灘。他們的口號便是:自願勞改三年,建成人間樂園!

這個“勞”,是勞動:“改”,是改造荒灘。

當時,周辛已經是個種植花卉的能手,存款7萬餘元的“富農”了。後半輩子怎麼過呢?他懷著這個朦朧的念頭,到廣州、肇慶、鼎湖旅遊了一番。就像解釋一首朦朧詩,他在沿途產生了許多遐想。“食在廣州”,對呀,我就在這越秀山下阻一套公寓,再挨排嚐遍各家酒樓名菜,吃到死大概連利息都花不完。不,還是搬到肇慶來安度晚年吧,肇慶是古端州,出產名貴的端硯,我就買它幾百方,當個收藏家,再練練書法,怡性延年,也很清高啊。不,還是隱居在鼎湖最美,這兒得天獨厚,在富貴之鄉又有一片“賽桂林”的好山水,空氣新鮮,與世無爭,可以過過神仙般的日子啦!唔,不,不對……

他左思右想,總覺得美中不足,缺了點什麼。到底缺了點什麼呢?自從那次嚴重燒傷,變成了一個“絕戶”,他已經過慣了孑然一身的孤獨生活。換句話說,他是個一生沒有家庭歡樂的人。現在老了,生活富了,還缺少什麼喲?

“缺少歡樂!”他那朦朧的念頭變得明朗而肯定了,“我是個缺少歡樂的人,那麼,就用我的後半輩子,給別人創造更多的歡樂吧!”

於是,他在家鄉招聘了七個待業的男孩和女孩,視若親生,教他們拉二胡,給他們講旅遊業的前景和樂趣,帶領他們共同開發江邊的荒灘。他傾囊投資,更投入自己養植花卉的技藝和血汗,在這千年沉睡的荊棘叢中破土開荒了。

生活是艱苦的。“一頂草帽頭上戴,捉條螞蝗作腰帶,十字鐵鎬磨成錘,四個蚊子炒盤菜!”

意誌是堅強的。“咱們老廣,隻要帶一隻水桶,一把雨傘和一頂蚊帳,就能走遍天下!”

當我們趕到這人間樂園的時候,連擔任向導的副總編輯也驚得目瞪口呆了。僅僅兩個寒暑,此地再也看不出什麼荒灘的痕跡。瞧瞧吧,這裏既有碧草如茵的球場,又有鬱鬱蔥蔥的苗圃,既為千盆萬株任人選購的金桔和花卉,又有魚塘、假山和噴泉;既有張燈結彩的茅廬式度假別墅,又有美味可口的佳釀粵菜;既有斯文知禮的漂亮服務員,又有情意纏綿的新婚旅遊者。

原來,一花引出百花開,鄉鎮(大隊)也對這人間樂園投了資,而且第二年就開始營業,特意承辦集體婚禮,優惠接待蜜月侶伴。哈哈,早把全部投資賺回來了。

“周辛,你真是個銅肩鐵腿的苦人兒呀!”我倆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不不,我經常給青年們當主婚人!”

“沒想到,戰鬥英雄改行當月佬。”

“目的不變,這是辯證的統一。”

“哈哈,原來你悟道啦!”

“別誇獎啦。我先領你們舒舒服服地住下,衝涼,喝酒,嚐嚐鮮美的蛇羹,然後再聽我講講今年的擴建計劃。”

“好哇,咱倆住一屋,暢談三個通宵!”

在茅廬式的小別墅裏,他款款調弦,麵對我們拉響了二胡粵曲《在人間》。絲竹聲聲,如泣如訴;行雲流水,坦蕩自然……

1984年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