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孽緣,失蹤(2 / 2)

為了你,我不會插手蕭肅的複仇,可我也再不能忍受自己繼續在仇人的膝下強顏歡笑,也不敢依舊放任自己與仇人的兒子共享天倫...從此我們...天涯海角,再不相見...

我祝你,十年隱忍終成正果,百年江山共鑄大業。

......

這一年,上禹共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是:前朝阮氏複辟,太子杜寧帶兵圍剿湘城,浴血奮戰卻奈何寡不敵眾,被破城之際,一隻精銳大軍從西北方向趕來,救湘城於水火危難。

戰火喧天,接連三日,以阮氏大軍不敵而敗,主將阮正雄被太子斬於馬下,其部下夜走深山,在斷崖處遭到湘軍副將魏祁琛的伏擊,遭重創。剩餘阮氏殘兵被相繼趕來的援軍一舉殲滅,前朝餘孽共十萬人馬全軍覆沒。

湘城方圓十裏血流成河,就連山間的風息都摻雜著掩不住的血腥味。遂,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悲愴便成了湘城的代名詞。戰歌寥寥,匹夫有責;泱泱上禹,歃血為城。

但,如此悲壯的戰役卻偏偏被賦予了一個很別致的名字。

湘分二度,兩兩為木;前則傍水,後者歸土;史稱湘汢之亂。

而那支及時趕到的援軍,也被百姓認出身份,正是來自沐王府的沐家軍——上禹王朝百年來甘居地下的守護神。

於是沐家軍的赫赫威名便開始在湘城流傳,逐漸重新遍布整個上禹。

世人稱,沐家軍創於太宗年間,歸沐王府嫡係統帥,無堅不摧,忠心耿耿,而經湘汢之亂後更是有了“銅牆鐵壁不及黑甲沐騎”的美談。

沐家軍再戰成名,終是擺脫了暗無天日的命運,沐王府聲威鵲起。

至於其二:太子妃蕭蓉於東宮之中銷聲匿跡,同日,太子杜寧於湘汢之亂中身受重傷下落不明。

數日後,湘汢之亂名將魏祁琛上表朝廷書:監軍杜寧,於湘汢之亂中臨危不亂,指揮有道;於首戰告捷,定軍心,安內憂,扭轉了先前戰況中於我軍不利的局勢;

斬殺敵將主帥;勘察地勢、挖山設伏、兩麵夾擊,致使敵軍全軍覆沒;功居首位。

而湘城中有不服監軍管教官員,於戰中無視法紀,私自泄露軍情上京,經查實,消息分別流入二皇子杜睿與三皇子杜琰府中。

武帝大怒,於朝堂大殿憤聲叱責杜睿、杜琰兩位皇子。之後罰其二人禁足府邸一個月,免除俸祿半年,二皇子杜睿退出禮部監事,免除三皇子杜琰漠北參軍的職位,由鎮國將軍百穀良代為行駛其權。

湘汢之亂中竇瑛抗戰有功,正式受封為湘城總兵,暫代太守之職。

其他所有參戰將領,論功行賞,由竇瑛代為執行。

所有為國捐軀將士,屬以厚葬,善待親屬。

另封太子杜寧為嶺南軍參事,轄區除卻嶺南之地,包括湘城。賜黃金萬兩,賞織錦百帛,暫代行駛禮部監事之職。待其歸京,可行儲君之權。

此外,特命沐王府火速調派依然於湘城待命的沐家軍全體出動,尋找太子蹤跡。

由左相蕭肅親自負責調派闕都上下各級官府,不予餘力調查太子妃下落,勢必將太子妃平安找回。

上禹四三五年,伴隨著這兩件大事的開始,已過去近半,轉眼便到了六月末端。

大運堂

與往日相仿,大運堂內的鏢師們依然在院中相互切磋,訓練武藝。若是非要說出些變化來,那便是今日有大小姐程師師從旁指點。

但與其說指點,倒不如說是陪練。每次恰逢到程師師在場,其他人總會時不時的要求與其過招,順帶勞煩她糾正下動作,好提升自己的武學造詣。

但就是這般簡單的事情,今日的程師師卻屢屢走神,給請教擒拿手的武起了長槍,對著紮馬步的掃起了堂腿,就連看見了弄堂也是毫無顧忌的喝下了他跟前的半壺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