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合適的機會,有不怕死的人能夠打出點遠景讓那些對西夏人有著血海深仇、又想回到大宋的人看到,肯定是擁者雲集,大事可期也。
當然,這是薛明的原話啦!
僅僅靠劉慶這些綠林大盜等非專業人士,想要跟兵鋒無兩的西夏人爭鋒,自然是雞蛋碰石頭的。不過,這些話薛明自然不會告訴劉慶的。
畢竟,他並不是真的想讓劉慶的計劃成功,就算是西夏那方麵真的大失水準僥幸讓劉慶越做越大,那麼最後,這股勢力也隻能是為大宋朝或者說為他所用,如果不能為他所用……那麼,說不得,待到時機成熟,他還要跟西夏人合作一下了。
這也是他不遺餘力的幫助劉慶甚至將最為倚重的心腹何強派到劉慶旁邊來的主要原因了。
群眾基礎有了,那麼就要選擇一個好的根據地了。實在沒有比蜿蜒曲折、地勢起伏不平又易守難攻的宣化邊緣的這座祁連山麓更適合當作劉慶這小股深入敵人內部的散兵遊勇們了。
祁連山,本就是自古以來的險要之地。崇山峻嶺密布,原始森林叢。西夏人最為倚賴的騎兵根本沒有多少用武之地。
當然劉慶等人要想發揮出薛明想要的效果,那麼一直在山上呆著、在密林裏苟活顯然是不可能的,自然是要走出去,攻城掠地不是?
退一萬步講,就算劉慶等人再不堪,有一天被西夏騎兵給趕的走投無路了,那些高山、那密林,不是最好的藏身之地麼?
隻要進入崇山峻嶺中,就算是西夏人傾盡全國之力,怕是想要從連綿數千裏的祁連山中尋到區區幾千數萬人,也是不太容易的,更何況薛明並不認為,如果劉慶真的敗了,還能保留這麼多的火種。
不過,薛明倒是希望西夏人真的腦袋進水傾盡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圍剿劉慶這些綠林大盜組成的叛匪。這樣的話,就一定可以給他足夠的時間來發展了。
兩三年後,即便是大宋還不一定能夠打敗西夏和遼國,可是卻絕對不會像如今這般隻能被動的挨打吧?
有著薛明給的數萬兩白花花的銀子,有薛明給的行動方向,有何強在旁邊監督,劉慶等一幹人,很快就跟這邊的那些綠林團夥搭上線,本就是做的刀尖上舔血的生意,本就是一幫心狠手辣、膽大妄為之徒。此刻見到劉慶要銀子有銀子,要人有人,甚至還能弄到一些市麵上根本見不到的軍械,更是讓這些膽大妄為之輩在羨慕劉慶走了狗屎運的同時,心思盡皆活泛了起來。
誰他娘的願意一輩子做強盜?誰他娘的想天天吃了上頓沒下頓?誰不想光宗耀祖、天天錦衣玉食?
本就是做的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活計,掉了腦袋也不過碗口大個疤。在劉慶的攛掇下,在富貴險中求的刺激下,很快劉慶就拉起了最基本的班底。然後離開甘肅進入宣化府境內。
幾個月的時間,劉慶一直按照薛明的要求,沒有一來就直接起事。而是按部就班的聯絡宣化府祁連山上額那些盜匪團夥,聯合或者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