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2 / 3)

馮團長的情緒,顯然影響了支委會。雖然誰也沒有說出“喜兒”和“大春”這兩個名字來,卻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彼此心裏明白。團部防空洞裏的這個核心小會,暫時啞場了。

馮團長親身經曆過的反傾向鬥爭,可謂多矣。他不但經驗豐富,而且沉著老練--昨晚王主任點了的那幾個重點對象的名字,他並未宣布,連李協理員也沒告訴。這樣留個退身步,他有三條理由:一,並沒掌握什麼真憑實據。那幾名“重點”要是矢口否認,你也沒轍!二,雖說是重點,你也切不可下手過重。重點也許正是“通天”的角色。你這裏剛要“重打八十軍棍”,她那裏卻討下了“上方寶劍”,又怎麼當眾下台?三,這是戰爭環境。說準確些,是戰役之間的休整,短暫的間歇。誰知道何日何時一聲令下,全軍奔赴火線?那,一切運動都要立即停止,而且不準、也不容你再算老賬--須知,戰爭可以勾銷一切!因此種種,馮團長暗自訂了個方針: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

李協理員是高中肄業的學生,參軍晚幾年,在宣傳部當過幹事。由於家庭出身是小地主,調到文工團不適於擔當正職,雖說負責政治思想工作,卻隻是黨支部副書記。他很知趣,事事聽從馮團長的。到任的頭一天,就公開說過“我是馮團長的助手”。這次開展反傾向鬥爭,他又在支委會上表態:“咱們都聽老馮的!”現在,會議啞場,他立刻打補釘。

“我建議,先從批評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入手,啟發重點對象自己主動檢查個人主義的享樂主義思想。如果順利,再逐步接觸小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腐朽思想……”

他一口氣說了好幾個“主義”,搞得支委們如墮十裏雲霧。更沒人發言了。最後,還是馮團長氣呼呼地說了一句:“執行上級的決定!”

馮團長在全團軍人大會上作了動員報告之後,戲劇一隊、二隊、歌舞隊、樂隊的各位支委,也是正副隊長,便分頭深入到各班聽會去了。為什麼是“聽會”呢?奧妙好幾層:首先,各班的班長,大都是黨小組長,負責掌握會議。聽會者處在超然的位置,不必帶頭發言,也不用與重點對象進行“短兵相接”式的思想交鋒。其次,政治協理員布置了那麼一大堆“主義”要反,開頭幾天總是“先打小蒼蠅”,隔靴搔癢,用不著隊長定調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六位正副隊長當中,除了一名女隊長已經嫁給了宣傳部長之外,其餘五名男的都沒結婚,或者說還受著“二七八團”軍規的限製。他們僅僅是連級幹部,要想突破“二七八團”的杠杠,順利的也須三五年熬頭。而實際情況呢?偷著談戀愛,甚至與女演員私定終身的,恰恰是他們自己。所以他們要到各班去聽會,聽一聽有沒有指向自己的唇槍舌劍,即便有點兒指桑罵槐的味道,我往這兒一坐,你的舌頭也要短三分。當然羅,最好是彼此相安無事,度過這短暫的休整時刻。

馮團長何嚐不知道這些底細哩!但他還知道一句話:法不治眾。加之這五名正副隊長,全是自己一手提拔的積極分子,文工團的業務骨幹,一個也整不得。要是再算上女方,更是全團最有前途的好演員。唉,十個手指頭,咬哪個都疼嗬!

這可怎麼辦呢?咋開展王主任(越過宣傳部長)親自交待的反傾向鬥爭呢?馮團長憑著多年的經驗,也隻能采取拖延戰術了。於是,白天整風,晚上他照常率領全體女兵去參加“夜行軍”,讓首長們親眼瞧瞧,女兵們的精神麵貌不錯嘛,這也能從側麵說明文工團裏並不存在偷雞摸狗的不良傾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