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九
報恩兼報德,寺與山爭鮮。
橙橘金蓋檻,竹蕉綠凝蟬。
經童音韻細,風磬清冷翩。
離腸繞師足,舊憶隨路延。
不知幾千尺,至死方綿綿。
其十
鄉在越鏡中,分明見歸心。
鏡芳步步綠,鏡水日日深。
異刹碧天上,古香清桂岑。
朗約徒在昔,章句忽盈今。
幸因西飛葉,書作東風吟。
落我病枕上,慰此浮恨侵。
十一
牽師袈裟別,師斷袈裟歸。
問師何苦去,感吃言語稀。
意恐被詩餓,欲住將底依。
盧殷劉言史,餓死君已噫。
不忍見別君,哭君他是非。
十二
詩人苦為詩,不如脫空飛。
一生空鷕氣,非諫複非譏。
脫枯掛寒枝,棄如一唾微。
一步一步乞,半片半片衣。
倚詩為活計,從古多無肥。
詩饑老不怨,勞師淚霏霏。
送魏端公入朝
東洛尚淹玩,西京足勞妍。
大賓威儀肅,上客冠劍鮮。
豈惟空戀闕,亦以將朝天。
局促塵末吏,幽老病中弦。
徒懷青雲價,忽至白發年。
何當補風教,為薦三百篇。
送盧郎中汀
洛水春渡闊,別離心悠悠。
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
向事每計較,與山實綢繆。
太華天上開,其下車轍流。
縣街無塵土,過客多淹留。
坐飲孤驛酒,行思獨山遊。
逸夫嵐氣明,照渭空漪浮。
玉珂擺新歡,聲與鸞鳳儔。
朝謁大家事,唯餘去無由。
送鄭仆射出節山南
國老出為將,紅旗入青山。
再招門下生,結束餘病孱。
自笑騎馬醜,強從驅馳間。
顧顧磨天路,嫋嫋鏡下顏。
文魄既飛越,宦情唯等閑。
羨他白麵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報,慎行誡獨艱。
悠悠去住心,兩說何能刪。
別妻家
芙蓉濕曉露,秋別南浦中。
鴛鴦卷新贈,遙戀東床空。
碧水不息浪,清溪易生風。
參肛坐成阻,飄搖去無窮。
孤雲目雖斷,明月心相通。
私情詎銷鑠,積芳在春叢。
贈姚怤別
美人廢琴瑟,不是無巧彈。
聞君郢中唱,始覺知音難。
驚蓬無還根,馳水多分瀾。
倦客厭出門,疲馬思解鞍。
何以寫此心,贈君握中舟。
贈竟陵盧使君虔別
赤日千裏火,火中行子心。
孰不苦焦灼,所行為貧侵。
山木豈無涼,猛獸蹲清陰。
歸人憶平坦,別路多嶇嶔。
賴得竟陵守,時聞建安吟。
贈別折楚芳,楚芳搖衣襟。
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
朱弦奏離別,華燈少光輝。
物色豈知異,人心顧將違。
客程殊未已,歲華忽然微。
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遠遊起重恨,送人念先歸。
夜集類饑鳥,晨光失相依。
馬跡繞川水,雁書還閨闈。
常恐親朋阻,獨行知慮非。
監察十五叔東齋招李益端公會別
欲知惜別離,瀉水還清池。
此地有君子,芳蘭多葳蕤。
手掇雜英佩,意搖春夜思。
莫作繞山雲,循環無定期。
汴州別韓愈
不飲濁水瀾,空滯此汴河。
坐見繞岸冰,盡為還海波。
四時不在家,敝服斷錢多。
遠客獨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饒曲流,野桑無直柯。
但為君子心,歎息終靡他。
贈別殷山人說易後歸幽墅
夫子說天地,若與靈龜言。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涼風韻清源。
旁通忽已遠,神感寂不喧。
一悟袪萬結,夕懷傾朝煩。
旅輈無停波,別馬嘶去轅。
殷勤方外士,會有知己論。
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二首
其一
洛河向西道,石波橫磷磷。
清風送君子,車遠無還塵。
春別亦蕭索,況茲冰霜晨。
零落景易入,鬱抑抱難申。
百宵華燈宴,一旦星散人。
歲去弦吐箭,憂來蠶抽綸。
綿綿無窮事,各各馳繞身。
徘徊黃縹緲,倏忽春霜賓。
相為物表物,永謝區中姻。
日嗟來教士,仰望無由親。
其二
東都清風減,君子西歸朝。
獨抱歲晏恨,泗吟不成謠。
貴遊意多味,賤別情易消。
回雁憶前叫,浪鳧念後漂。
悠悠孤飛景,聳聳銜霜條。
味趣多滯澀,懶朋寡新僚。
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燒。
寂靜道何在,憂勤學空饒。
乃知減聞見,始遂情逍遙。
文字徒營織,聲華諒疑驕。
顧慚耕稼士,樸略氣韻調。
善士有餘食,佳畦冬生苗。
養人在養身,此旨清如韶。
願貢高古言,敢望錫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