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成化十二年的一個夏天,北京內城正街上,一個九歲小童急匆匆的跑來,在一座上掛趙府的大宅子門前停下,伸手叩門,待門剛開個縫,他便推門斜身而入。
“少爺回來啦!少爺回來啦!”隨著清脆的喊聲,小童興衝衝的跑進趙府內院。
府中眾人皆喜形於色,趙老員外更是笑逐顏開,站在客廳連聲召喚:“趙福,我兒靈安回來啦?”那小童便是趙府的小仆趙福,“回來啦!少爺回來啦!咱家商隊隨後便至!”趙福手舞足蹈,難掩興奮,指著大門方向大喊。
趙府在京城世代為商,家境頗殷。趙老員外晚年得子,取名趙靈安,其人今年滿二十歲,相貌俊朗,頗有才氣,外加趙老員外寵愛,更加的意氣風流。
趙靈安年初便嚷著要隨自家商隊出城遊曆經商,增長見識。趙老員外雖不願意,生怕寶貝兒子出什麼事,但一來拗不過趙靈安的百般懇求,二來這趙府產業終有一天得交與兒子,出去見見世麵也是常理。
老員外左思右想,安排了府內經驗豐富的老掌櫃和一眾使喚仆人幫襯侍候,並重金聘請了京師第一鏢局武震鏢局總鏢頭劉武震隨隊相護,這才應允趙靈安隨商隊出城。
時間一晃三個月過去,老員外推算兒子不日便該回京,便派遣小仆趙福在城門守候,今日終於有了兒子回還的消息,自是喜出望外。
中午時分,商隊到了趙府門外。
少爺趙靈安與鏢頭劉武震騎馬領在頭裏,中間是老掌櫃及一應隨從,後麵跟著一輛新置的黑頂馬車。
早有趙福和眾家丁迎出門來,眾人安置妥當,卻留那輛黑頂馬車停與門外。
趙靈安獨自在黑頂馬車前向車內說了幾句,吩咐家奴在車旁伺候著,便笑盈盈的匆匆進府而去。
趙靈安進府叩拜了父母雙親,稟賦了商隊事務。老員外夫婦歡喜非常,拉著兒子仔細端詳,一番噓寒問暖。趙老員外一麵命人前去張羅安排酒宴接風,一麵迎劉武震及眾鏢師進客廳敘話,大家皆盡歡喜。
眾人分賓主落座,你一言我一語的寒暄數句,趙靈安衝劉總鏢頭使了個眼色,劉武震一笑,抱拳道:“恭喜趙老員外夫婦,趙公子這次行商不僅順風順水,滿載而歸;更是豔福不淺,得遇佳人啊!此乃雙喜臨門啊!哈哈”
趙老員外夫婦一臉疑惑,不解問道:“此話怎講?”轉頭看向自己兒子。
趙靈安看了父母一眼,慌忙跪下道:“啟稟父親母親大人,此次行商返程途中,偶遇賈胡商人庫克紮,他與咱們趙家頗有往來,那庫克紮與孩兒做了單生意,大家都很高興,相談甚歡。那庫克紮說敬仰父親名望,想與咱趙家結為秦晉之好,特將養女胡回兒許配與孩兒。孩兒再三推脫,此事重大,須得父親同意方可。誰知那賈胡商人性格豪爽,說我推三阻四,動起怒來,又說他與父親大人乃是老相知,繁文鄒節不必理會,他的女兒進到咱們趙家亦做妾即可雲雲,孩兒見再行推脫恐傷兩家和氣,便與那庫克紮商議,先行接他養女來京,但途中需用紗巾罩麵,閑雜人等自不會看到真容,待回到北京後,再由父母二老定奪。那庫克紮欣然同意,並說自己還有要事在身,不能一起來京師拜會父母您二老,望二老成全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