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出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
夏季暴雨為主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秋季暴雨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冬春河道因冰淩引起的漲水期稱為淩汛期,春季冰蓋融化及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
我們在《防洪法》裏經常能看到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等詞彙,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嗎?
警戒水位是指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漲到河段內可能發生險情的水位。它是我國防汛部門規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處於防守戒備狀態的水位。
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是防洪區的分類。洪泛區是指還沒有工程設施保護的洪水泛濫所涉及的地區。
蓄滯洪區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內的河堤背水麵以外臨時貯存洪水的低窪地區及湖泊等。
防洪保護區是指在防洪標準內受防洪工程設施保護的地區。
你知道哪些區域是防洪重點區域嗎?
設定防洪重點區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
大中城市,重要鐵路、公路幹線,大型骨幹企業是防洪重點,應該確保其防洪安全。
受洪水威脅的城市、經濟開發區、工礦區和國家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等,應當重點保護,建設必要的防洪工程設施。
小知識幹旱有哪些分類?
幹旱依程度,可分為輕度幹旱、中度幹旱、嚴重幹旱、特大幹旱。特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31天以上,秋冬季在71天以上,造成的損失非常大。
輕度幹旱
一般為降雨量常年偏少,地表空氣幹燥,土壤出現水分輕度不足,對農作物生長有輕微影響。
中度幹旱
表現為降雨量持續常年偏少,土壤表麵幹燥,土壤出現水分不足,地表植物葉片白天有萎蔫現象,對農作物生長和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嚴重幹旱
特點為土壤出現水分持續嚴重不足,土壤出現較厚的幹土層,植物萎蔫、葉片幹枯,果實脫落,對農作物生長和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對工業生產、居民飲水產生一定影響。
特大幹旱
表現為土壤出現水分長時間嚴重不足,地表植物幹枯、死亡,對農作物生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對工業生產、居民飲水產生較大影響。
根據幹旱發生的季節,可分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季節連旱。兩個或兩個以上季節連續受旱,則稱為連旱。
幹旱預警信號是什麼?
幹旱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
幹旱橙色預警:
標準,預計未來一周綜合氣象幹旱指數達到重旱(氣象幹旱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縣(區)有4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
幹旱紅色預警:
預計未來一周綜合氣象幹旱指數達到特旱(氣象幹旱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縣(區)有6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
防洪是什麼?
防洪是指根據洪水規律與洪災特點,研究各種對策並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止或減緩洪水災害,保障社會經濟安全發展。
防汛是和公民無關的事情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第一章第五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從法律上確定了法人團體與公民的防汛義務。防汛義務是指任何單位或個人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經濟建設順利進行而承擔的義務。
降雨達多少毫米是什麼意思?
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其實,“毫米”是用來衡量降雨量的,也就是降雨的多少。1毫米的降雨量就是指降雨在1平方米麵積上形成的水深為1毫米。
按照一段時間內降雨量的不同,我們常把降雨劃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
什麼是城市排水管網?
如果降雨超過城市排水能力會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這種現象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城市內澇。
城市排水管網通常都埋在地下。包括排汙管網和排雨水管網兩類。以前常見的形式是汙水與雨水合在一起排放,現在很多城市對排水管網進行了改造,汙水與雨水分開排放,增大了雨水排放的能力。
雨水管網一般是這樣布置的:雨水首先通過雨水進水口進入居民住宅的雨水管道係統和設備,再進入更大一級的社區雨水管渠,進而進入街道雨水管渠係統,將雨水送往更大的承接雨水的河道、湖泊甚至海洋中。
有哪些影響城市內澇的因素?
硬化地麵:為不透水地麵,大量雨水因無法自然滲入地下而聚集在地麵之上,加大了城市排水係統的負擔;同時,與天然地麵相比,雨水彙集時間變短,增加了內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