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理學的三次向史學靠攏[注釋1](3 / 3)

1.新墨西哥州的聖塔菲,在16世紀末由西班牙人建立。歐洲人為這個地區帶來羊、牛、馬、騾等,增加了這裏的資源。有兩個半世紀,新墨西哥是獨立發展的。印第安人捕獲了歐洲人丟失的馬匹,從而也成長為騎手。

2.猶他州的鹽湖城,這是由楊百翰領導的摩門教徒在1847年建立的摩門區的中心城市,規劃獨特。

3.俄勒岡的波特蘭,位於英美共同的殖民區內。英國一方主要在溫哥華,那是個毛皮貿易重鎮。美國人大多為南部的農業移民。後來,英美以北緯49度為界,將兩方隔開。

4.加州北部的舊金山,淘金熱使原本不起眼的地區迅速成為一個軸心。這裏的地方財富助長了地方主義,可以不依靠東部紐約的華爾街。

5.加州南部的洛杉磯,在那個地區墨西哥人的勢力很大。

6.科羅拉多的丹佛,這座城市是西進的鐵路樞紐,經濟意義大於文化意義。在這裏,各類經濟混合,形成特有的多樣性。

梅尼在研究中提出兩類概念區別,一個是邊疆與區域群的區別,邊疆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而區域群是一大片內涵複雜的地帶。第二個是均質(generic)性與獨特性,美國西部不是一個均質的文化延展地區,而是充滿著獨特性亞區的群體。這裏有印第安人的世界、墨西哥人的世界、摩門教徒的世界、淘金者的世界、牛仔們的世界。比較而言,美國西部是群島模式(insular pattern),而東部是“大餅”模式。

皇皇巨著《美國的塑造》(The Shaping of America: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500 Years of History)[注釋4]是梅尼的代表作,其材料之精、視野之廣、論證之新,在曆史地理學界十分罕見。梅尼又因為精彩的曆史地理學課程的講授,獲得了美國曆史學會的大獎。

(2011年8月4日補寫,收入唐曉峰:《閱讀與感知:人文地理筆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注釋1]本文是對《文化與過程》一文的補充。

[注釋2]A。Clark,Three Centuries and the Island: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ettlement and Agriculture in Prince Edward Canada(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59)。

[注釋3]D。Meinig,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注釋4]D。Meinig,The Shaping of America: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500 Years of Histo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