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出人口學的陷阱——謹防世界人口的大爆炸
表5-10是“世界人口大國現在、過去與將來的人口比較表”,由該表可見,世界人口在1950年到2050年這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從25.56億增加到了95.39億,增加了近4倍。
中國2050年人口較2012年增加約700萬,基本上處於持平狀態,但這隻是基於計劃生育正確執行情況下的估計。近年來由於計劃生育的執行略有鬆動,人口頗有反彈的跡象。2050年,中國的人口是否仍能與2012年維持平衡的狀態,實難預料。
二、跳出人口學的陷阱——謹防中國人口的大爆炸
表5-12是1981—2012年中國的人口情況統計表,它實際上是表5-1的後半部分,之所以把它重新列出來,目的在於使讀者們看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計劃生育實行以來中國人口變化的軌跡。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的人口都以每年超過1千萬以上的人數增加,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人口的增加怎會逐年遞減?到21世紀初,人口還在繼續遞減之中。但有一個值得憂慮的現象是,從2006年起,總和生育率和出生率又在極其緩慢地回升,隻是因為死亡率也在緩慢地增加,所以人口尚在繼續遞減之中,但遞減率已經越來越小。放寬計劃生育政策的趨勢如果繼續發展下去,那麼人口完全有反彈的可能。
即使人口不會出現大的反彈,而人口增長率保持原地踏步,不再緩慢下降,則中國人口要到何時才能夠達到零增長的狀態?根據筆者的推算,如果按人口增長率4‰估計,那麼到2050年,中國的人口將達到15.75億,與表5-11估計的14.24億多出1.51億,比現在的人口多2.22億。
中國為了避免人口大爆炸,必須盡快使人口達到零增長的狀態。本書的研究以及世界上幾十個國家的人口統計資料已經證明,人口增減的拐點,亦即人口的零增長點,不同的國家各有不同。從匈牙利人口零增長點的總和生育率為1.88、俄羅斯的1.55、日本的1.34、到斯洛伐克的1.20,足以證明不同國家有不同的人口零增長點。西班牙的1.15、韓國的1.08、台灣地區的0.90、香港的1.09、澳門的0.92和新加坡的0.78,他們在這樣低的總和生育率下,至今還未出現人口的負增長,這就充分說明了零增長點並不固定。因此,中國為了盡早達到人口的零增長點,完全有理由將現在總和生育率1.5下調至1.0左右,而且有新的人口零增長指標“生死比=1.0”的控製,完全可以盡快達到零增長的目的,而不必害怕進一步降低總和生育率後,會出現人口的負增長。
如今,人口零增長的“金科玉律”以及“人口一旦出現負增長,便不可逆轉”之說已經破滅。世界上大量的人口統計資料已經證明有很多國家當人口出現負增長後,如果總和生育率持續回升,那麼人口還會恢複正增長。
中國人今天完全可以昂首闊步地向人口零增長點前進,而不是立刻放鬆計劃生育政策。
注:(1)括號內數字為負增長數值;
(2)2009年、2010年人口統計數字不明;
(3)2012年數據中,以631萬占當年人數的比值得4.66‰的人口增長率,此為估計值。
[結語]
人口統計學裏最大的一個誤區——“TFR=2.1”生育更替水平指標,實際上不能成立。
事實證明,總和生育率為2.1已經不是人口零增長的指標,世界上許多國家總和生育率在遠低於2.1的情況下,人口都一直在保持著正增長。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為1.5左右,仍大有下調空間。現在正是我們跳出人口學“陷阱”的時候了。
自從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好不容易才使總和生育率降低到1.5左右的水平,從而使中國減少了約4億人口,中國的經濟才得以持續增長,計劃生育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根據人口增加一倍所需時間“T”可得出以下經驗公式:
T=0.693/人口自然增長率
為了驗證此經驗公式的可靠度,特進行驗證如表5-13所示,為便於標注,表格中人口自然增長率用“I”表示:
此計算結果表明與翻一番為2的誤差非常微小,故經驗公式可用。因此,可以采用本經驗公式進行估算人口增加一倍所需的年數。我們現在可以實行計劃生育初期1982年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15.68‰計算,可得為44年(T=0.693/0.01568=44)。即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則中國的人口到2026年(1982+44=2026)就會增加一倍,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到了1997年,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10.06‰,在這種情況下,也隻需要69年的時間,中國的人口就要翻一倍。即以21世紀最近5年的平均人口增長率5.62‰計算,那麼到126年後,中國的人口也要翻一倍。隻要繼續正增長,中國人口翻番勢必出現。增長得越多,翻番的日子就來得越快。計劃生育在避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方麵所起到的作用,由此可見!
在人口零增長的過程中,由於人口增長率的逐漸減少使得出生率與死亡率基本處於平衡狀態的過程之中,各年齡段的人口結構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除非繼續維持人口的慣性增長,永遠放棄人口零增長,而這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國是不可能的。要想維持中國人口既定結構,都必然會以保持人口的慣性增長而持續大量地增加人口為代價。中國已經擁有13億人口這樣一個龐大的人口車輪,如果讓其繼續不停地滾滾向前,將會給中國帶來難以估計的傷害。中國的人口如果超過了16億的大關,中國的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的短缺)、中國的環境(特別是大氣的汙染)、中國的民生(特別是節假日的到處人滿為患)、中國的交通(特別是城市的堵車現象嚴重)等,都將承受不了人口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的唯一出路,就是使這個龐大的人口車輪及時刹車,盡快達到人口的零增長。
如果計劃生育政策繼續執行下去,中國的人口走向零增長最終達到人口基本平衡的狀態即指日可待。
在本書即將結束之際,筆者仍要再次重申:中國必須堅守的一個底線是,決不能讓中國的人口大爆炸。應當繼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不動搖,盡快實現人口零增長的目標,早日達到國富民強的境地,以造福於中國未來的子孫後代。
人口零增長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上許些政黨、社會團體和政府把控製人口作為重要的政治主張和政策。一些社會活動家、思想家、政治家都支持人口零增長的主張。
以現在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11‰來估算世界人口增加一倍所需的時間為63年(T=0.693/0.011=63),即63年後世界人口即可增加一倍,達到140億。所以實行計劃生育以避免世界人口大爆炸,非但是中國的頭等大事,也是世界的頭等大事。
筆者對人口問題的一個最深刻的體會便是:人口的增減問題必須考慮死亡率,即必須以死亡率控製出生率來確定人口的增減,而非單純以出生率或總和生育率來衡量。現以中國的“兩岸三地”和亞洲國家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從生死比來看:中國內地是“12.38:7.17”,台灣是“8.81:7.12”,香港是“7.54:7.23”,澳門是“9.05:3.85”,新加坡是“7.72:3.41”,韓國是“8.42:6.38”,日本是“7.39:9.15”。除日本為人口負增長外,其餘均為正增長。而中國內地的生死比最大,可見要達到人口零增長的目標,我們的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程要走。根據筆者的估計,在最終達到人口基本平衡時,中國的死亡率有可能達到8‰,所以中國應該以出生率達到8‰為目標。
中國人口一旦達到零增長後,估計至少還要一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夠達到各個年齡段人口數量的基本平衡,界時預計中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有可能達到100歲。因此,中國人百年之後的預期死亡率有可能是10‰,所以從長遠來看,中國人口達到零增長和各個年齡段人口數量平衡的地步之時,中國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應當保持在10‰左右。非但中國如此,就全世界而言,如果世界上人口增長迅猛的國家能夠肯於克製,全世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能夠保持在10‰的時候,“綠色環保的大同世界”也就可以實現了。
§§主要參考文獻
[1]宋健,於景元著。人口控製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2]宋鴻兵。貨幣戰爭[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勾紅洋。低碳陰謀[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0.
[4]熊焰。低碳之路[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5]曾琪。低碳中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6]劉軍會,王佳。中國環境[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
[7]格文戴爾。氣候戰爭[M]。馮斌,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8]湯馬斯·弗裏曼。世界又平又熱又擠[M]。丘羽先,李婉麗,許貴運,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12.
[9]徐剛。拯救大地[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10]易富賢。大國空巢[M]。香港:大風出版社,2007.
[11]梁建章,李建新。中國人太多了嗎?[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2]鄭天翔等。澳門人口[M]。澳門:澳門基金會,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