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之後有哪些整理活動
人體從運動狀態恢複到安靜狀態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就要做整理活動,以使劇烈運動的機體逐漸趨於平靜。鍛煉做完準備活動後應感到四肢關節靈活,身體輕鬆有力。準備活動後可以開始正式鍛煉,其間隔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就失去了做準備活動的意義。
雖然肌肉中斷了劇烈活動,但運動使身體發生的變化並不會隨運動的停止而同時消失,如神經係統、心血管、呼吸係統還不能立刻恢複到安靜時狀態,體內還可能缺氧,心跳還很快,呼吸還比較急促,內髒器官還要繼續高強度工作。如果此時驟然不動,立即坐下或躺下就會幹擾血液循環和深呼吸動作,甚至造成暫時性缺氧、缺血,可出現頭昏、眼花、心慌、惡心等現象,嚴重時會發生重力性休克昏倒。另外,運動後緊張的肌肉需要鬆弛,全身的疲勞需要消除,運動中的代謝物需要加速排泄,這都要通過做整理活動才能實現。整理活動一般包括慢跑和肌肉伸展練習兩部分:
1.慢跑可使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均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並逐步降低,避免由於循環障礙而影響代謝過程,促進乳酸等的消除。慢跑一般進行5分鍾左右,要盡量自然、放鬆、輕快,並可結合深呼吸練習。室內鍛煉時可原地慢跑。早期鍛煉強度、運動量不大時,也可用散步代替。
伸展練習可以消除痙攣,減輕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消除局部疲勞,對預防運動損傷也有很好作用。伸展練習主要是拉伸肌肉和韌帶,可通過壓肩、下腰等實現,同時要注意根報每次鍛煉的內容、重點有所不同,動作要緩慢,不要用力過猛,應邊伸展邊用力至最大限度,但以不疼為度。每個部位的持續時間要保持在30~60秒,可重複2~3次,做完後可適當按摩、抖動肌肉。
2.做完整理活動可自測一下脈搏,檢驗其恢複情況。總之,不要忽視整理活動。
實行剖共產的產婦怎樣鍛煉
剖宮產又稱剖腹產,就是通過切開腹壁,從子宮取出胎兒胎盤,再將傷口逐層縫合。與自然順產的產婦相比,產後鍛煉有不同之處。
剖宮產者應比自然順產者多臥床1~2天,若無其他並發症可在拔掉尿管,排氣之後開始做呼吸運動和四肢運動。如胸式呼吸,上肢的擴胸、開合、張開等。產婦此時不要有太多與顧慮,早期活動不會影響腹部傷口愈合,相反,微循環改善會有助於傷口愈合,減少術後並發症。另外,產婦應在他人幫助養下多翻身,最好3~4小時一次,可以有效預防術後腸粘連。
正常進食後的產婦即可下床活動,也可開始腹式呼吸練習、收縮肛門、憋尿等骨盆底肌及提肛肌鍛煉,在床上做一些仰臥舉腿、屈腿、踏車式等較大幅度的動力性強的活動。注意先不要做強烈收縮腹肌的動作,如仰臥半起轉體,擺膝與骨盆扭動、仰臥起坐運動;也不要做強烈拉伸腹部的動作’,如橋式挺身運動,俯臥背肌運動等。在這段時間與自然順產相比每天俯臥鍛煉要減少,如果傷口痛疼可以不做,而用手膝位運動和肘膝位運動代替,應加強自我監護,必要時可測安靜時和運動後的血壓變化。
5~7天拆線後,若沒有感染,體溫正常,傷口無明顯疼痛時,可在不加重傷口疼痛的原則下開始做腹部鍛煉,進行收腹部、仰臥抬頭等運動,鍛煉時最好用腹帶保護。注意少做下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以防影響深層傷口愈合。
10天左右,可逐步增加仰臥半起轉體、擺膝與骨盆扭動、橋式挺身等動作。
半個月後可逐步增加仰臥起坐、收腹舉腿、“V”型兩頭起、俯臥背肌等難度更大些的動作,並增加散步時間和一般立位性體操。
滿月後的鍛煉與自然順產產婦基本相同。
有子宮位置異常的產婦怎樣鍛煉
子宮複舊是指子宮按期收縮恢複到原來的狀態。產後子宮由於重力作用多呈後傾位,或由於產婦習慣左側或仰臥位造成子宮體偏向左或右骨盆壁。那麼,怎樣鍛煉有助於子宮恢複到骨盆中的前傾位置呢?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除堅持正常的產後早期下床活動外,可進行強化鍛煉:
1.多做俯臥位運動。臥床時注意平臥、左側臥、右側臥、俯臥位的經常變換,盡可能多地采用俯臥位。
2.多爬行。向前、向後各個方向爬,最好跪著爬。
做手膝位後坐運動與跪伏。每次15分鍾,每日2次。4做肘膝位與手足位的互換動作,即俯身先以雙肘、雙膝支撐身體,再起身,以雙腳、雙手支撐身體,兩種姿勢重複做。
3.做俯身雙手支撐下的單腿跳躍動作,即俯身,先以雙手、雙腳支撐身體,臀部抬高,雙手不動,雙腳發力,左右腿交替彈跳蹬起,擺動落下,重複。
做以上運動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可適當逐漸增加運動量;有異常情況時可暫時停止,以免傷害身體。
嬰兒斷奶後產婦怎樣鍛煉
產後6個月起乳汁分泌開始減少,其質量也逐漸降低,難^'飛以滿足嬰兒健康成長的需要,一般應在產後8~10個月斷奶,最晚不超過12個月。
斷奶後的產婦沒有哺乳的負擔,不再對身體產生影響,需要有新的生活安排,以後的鍛煉目標既要防止因停止哺乳而導致的能量超出,身體變胖,更要力求鍛煉出完美的體姿、體與態。前者要求除了堅持局部各部位鍛煉外,要強化有氧耐力鍛煉,增加跑、跳、騎車等全身運動的比例;後者要求注意鍛煉柔韌性、協調性,提高姿態的控製能力,建立正確的動作姿態概念和感覺,更有效地運用肌肉,隻有這樣舉止才能嫵媚、典雅,達到內在健康與外在美的統一。產婦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製定新的鍛煉計劃,合理安排鍛煉內容。
人體美是綜合的、動態的,單純恢複體形隻是基礎,真正的美應是體形美、姿態美、動作美和風度美的完美結合。所以斷奶後產婦要以健美標準來進行規範性的鍛煉。
體型、體態健美的標準有哪些
現代人既不以瘦為美‘也不以胖為美’而是以科學的美學觀點來評定體形、體態美。體形美是靜態的,體態美是動態的,它是以人們正常的健康的生長發育過程為基礎,是通過營養、鍛煉、訓練逐漸形成的。體形美又是體態美的基礎,對女性而言,形體健美標準有以下幾點:
1.骨骼發育正常,關節不顯得粗大突出,身體各部分比例適度、均勻相稱,無過短、過長之感,脊柱背視成直線,側視有正常生理曲線。無平背、圓背等缺陷。
2.肌肉發達、有彈性,皮下脂肪適當,無粗笨、虛胖或過分纖細之感,膚色健康。
3.五官端正並與頭麵部配合協調,表情豐富,頸部無前探、後縮或傾斜。
4.肩線水平,雙肩對稱,肩部圓渾、健壯,無窄肩、溜肩之感,也不垂肩或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