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離別在高樓(3 / 3)

此外陳後主更把“好學,能屬文,於七言、五言尤善”的中書令江總及陳暄、孔範、王瑗等文學大臣召進宮來,飲酒賦詩,征歌逐色,自夕達旦。後主還將十幾個才色兼備、通翰墨會詩歌的宮女名為“女學士”。才有餘而色不及的,命為“女校書”。每宴,妃嬪群集,諸妃嬪及女學士、狎客雜坐聯吟,互相贈答,飛觴醉月,其多為靡靡之音、曼詞豔語,文思遲緩者則被罰酒。最後,濃詞豔詞則被譜成曲子,令宮女習唱。《陳書?毛喜傳》載:“後主為始興王(陳叔陵)所傷,及瘡愈而自慶,置酒於後殿,引江總以下,展樂賦詩。”著名的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便是此時由陳後主所寫: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當時雄心勃勃的隋文帝要滅掉陳朝完成統一大業,但陳後主認為“王氣在此,役何為者耶”?孔範附和:“長江天險,限隔南北,今日虜軍,豈能飛渡耶?”欲恃長江天險,大事化小,不以為意。

隋文帝開皇八年三月,下詔數後主二十大罪,散寫詔書二十萬紙,遍諭江外。有人勸文帝兵行宜密,不必如此張揚。文帝曰:“若他懼而改過,朕又何求?我將顯行天誅,何必守密?”於是大修戰艦,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兵分道直取江南。隋兵有五十一萬八千萬,東接滄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裏,直指陳之都城建康。

韓擒虎最先進入朱雀門,攻入宮中後,見空空如也,陳後主不知去向。於是當即下令搜查。最後在後花園中的一口枯井中,發現了陳後主、張麗華、孔貴嬪三人。由於井口太小,三人一齊擠上,隋兵皆大笑。張麗華的胭脂還擦在了井口,從此,此井被稱做“胭脂井”,但也有人不肯於此等行為,稱其為“恥辱井”。後人有感於此,作詩諷刺:

擒虎戈矛滿六宮,春花無樹不秋風。

倉皇益見多情處,同穴甘心赴井中。

韓擒虎當時並沒有為難陳後主,等到賀若弼入城,聽說韓擒虎已抓到陳後主,趕來相見,對其曰:“小國之君,入大國之朝,不失作歸命侯,無勞恐懼!”陳後主一再拜謝,惶恐戰栗不已。晉王楊廣素慕張麗華之美,私囑高熲:“你進入建康,必找到張麗華,勿害其命。”高熲至,召張麗華來見,他說:“昔太公滅紂,嚐蒙麵斬妲己,此等妖妃,豈可留得?”即斬之於青溪。張麗華香消玉殞後,楊廣曾為之惋惜了好長一段時間。

魏怔在《陳書》中評論陳後主說:“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不知稼穡艱難,複溺淫侈之風。賓禮諸公,惟寄情於文酒,眼近小人,皆委之以衡軸,遂無骨鯁之臣,莫非侵漁之吏。政刑日紊,屍素盈庭,臨機不寤,冀以苟生,為天下笑,可不痛乎!”清人袁枚評價張麗華曰:

結綺樓邊花怨春,青溪柵上月傷神。

可憐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夢裏人。

晚唐代詩人杜牧夜泊秦淮,聞岸上酒家女子還在月下高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歌聲淒婉,兼蘊南朝幽怨氣韻,良夜寧靜,益增遐思,遂作《秦淮夜泊》: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