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僅僅是德國眾多科學家中的一部分而已。前蘇聯也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不少德國科學家。隻是這是全部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克萊勃斯博士,這位和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將軍同名的科學家是一位狂熱的納粹分子,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同其他的德國科學家的細致、嚴謹不同的是,他的思維天馬行空、大膽、有時更是毫無理智,像狂人多於像科學家。他的言論、他的思想、他的。。。等等都使得他深得希特勒的信任。因此,他擁有龐大的助手隊伍和下屬科學家及工程師。許多集中營發生的慘劇的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他的愛好廣泛而又有點與眾不同,他臥室台燈燈罩是納粹“死亡天使”厄瑪.格麗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傑作之一。
許多瘋狂的德國各界“精英”都曾受到過克萊勃斯博士的接見和指點,他們中的一些人作惡多端,像斯特拉斯堡解剖學研究所的希爾特教授、胸懷“遠大前景”的德國醫生斯特拉斯堡大學解剖學研究所所長奧古斯特.希爾特教授、“冷凍試驗”和“高空試驗”的臘徹爾博士等等。
他的許多在當時大膽而又瘋狂的想法,在現在看來是那麼的超前。例如:他認為人是由無數的單元組成的,通過特殊的方法可以做到更換任意一個或幾個單元(整形、髒器移植和肢體移植??),同樣也可以複製(克隆人??)。時間是不可逆的,是樹型的。也就是說對於任意一條時間支流,已經發生的事情是無法進行更改的,如果確實發生了變化,那麼將產生新的支流,原支流不會有任何的變化等等。
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係列遠程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複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複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係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由於當時製導係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克萊勃斯博士針對該問題曾給維爾納.馮.布勞恩寫了封信,在信中他詳細說明了把雷達小型化、簡單化以後安裝到火箭上作為製導係統使用的構想,並希望維爾納.馮.布勞恩能夠具體實施該方案。
1945年2月底維爾納.馮.布勞恩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款雷達製導的遠程火箭(導彈?)——V3。但是由於資源匱乏和保密上的考慮V3僅製造出5枚,實際發射成功3枚,令2枚被盟軍擊毀在發射台上。隨後維爾納.馮.布勞恩奉命銷毀了全部設計圖紙。由於部分關鍵部件是克萊勃斯博士和他的助手們設計的,所以維爾納.馮.布勞恩戰後在美國沒有再製造出V3。
1940年末,納粹德國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其任務是專門研究、製造秘密飛行器。該秘密機構收羅了第三帝國最傑出、最優秀的專家、工程師和試飛員等頂尖人才,在德國軍方協助下,終於製造出了一種最先進的碟形飛行器——“別隆采圓盤”……
1958年8月,舒柏格在給友人的信中寫到:“1945年2月試飛的飛行器模型是在同被關押在茅特豪森集中營中的一位最傑出的爆炸專家和工程師們的合作下製成的。以後,他們又被送回到集中營,戰後無人生還。後來我聽說一些國家在加緊發展圓盤式飛行器。盡管過去了許多年以及在投降後的德國獲得了不少文件資料,但主要研製國家還是不可能製造出像我們那樣的飛行器。”據戰後調查,確實如舒柏格所說,當初製造飛行器模型的那些專家、學者、工程師們在製造飛行器後又被關押回集中營裏,戰後無人生還。冷戰期間,美國人曾經許諾給舒柏格300萬美金,為的是要他說出“別隆采圓盤”和“無煙無焰發動機”的秘密,但遭到他正義的拒絕。
實際上,被關押在茅特豪森集中營中的一位最傑出的爆炸專家是克萊勃斯博士的一名助手。由於其不配合克萊勃斯博士正在研製的V4火箭的研究被納粹高層關入集中營。
納粹留下的碟形飛行器的零星資料為美國提供了不少借鑒,二戰結束後,美國人陸續製造出了多種碟形飛行器,比較著名的有V-173螺旋槳動力飛行器,其外形簡直和納粹德國的那架如出一轍;另外還有采用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的AVROCAR,據說前德國的某些專家參與了設計,但樣機試飛表明其隻能低空地效飛行,速度不高且穩定性差,軍方對此種飛行器的熱情隨之驟減。
美國人做過多次嚐試,但他們無法造出那種傳說中的神奇飛行器,究竟這種奇異的"飛碟"哪兒去了?這一切僅僅是納粹的構想幻象還是事實?
事實是,美國人沒有克萊勃斯博士設計的調節控製器和微控製變相轉換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