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互助和諧新村風(2 / 2)

雙街村的父老鄉親們整天生活在這天堂般的幸福環境裏,他們的心情空前的好,臉上總帶著笑,互相之間的肺腑之言也就多了:

“我看呀,村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村裏經濟強不強,功夫全在領頭羊。所以說,雙街發展這麼快,咱得感謝劉春海!他是功勞雖大不顯示,做了好事不張揚。比方說,2008年,他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2000元,悄悄資助了兩個初中生和兩個高中生,大家一直不知道。我是前幾天,無意中聽一個高中學生家長說起的,現在那個學生已經考上了大學!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好多村民支教、扶貧、助殘,向災區捐贈款、物,還有的年輕夫婦,在結婚紀念日時,一起去義務獻血——這是多麼可貴的新風尚啊!”

“春海默默做的這樣的好事,那可多著哪!我外村的親戚們經常的跟我說:‘你們雙街人可真幸運、真有福——修上劉春海這樣德才兼備、和藹可親、隻講奉獻、不求索取的難得書記,你們這大福不就一直享下去了嘛!’我每次聽了這話,都為自己是一個雙街村民而倍兒感自豪!”

“春海總跟大夥講:‘咱們生活好了別忘本——這都是黨的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給咱帶來的呀!所以,我們雙街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愛國、愛黨、愛家鄉、愛親人!’他是就站得高、看得遠、講得好!咱們一定得照辦!由於他的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則,現在咱村的風氣可好了:集體有事爭著上,鄰居有難主動幫,兒女孝順父母,婆媳關係和睦——再也見不到損公肥私、損人利己和鬧家庭糾紛的了!依我說,咱都住上了寬綽豁亮、功能齊全的新樓房啦,咱們也要有關心集體、互相幫助、言行文明的新思想,要是大夥兒都能這樣,那麼咱村也就更新穎、更和諧、更美好了——這就叫新居、新人、新村風的新雙街呀!”

“哎,你這個提法好:咱們就是‘新居、新人、新村風’啊!”

如今,在雙街村各個樹綠花鮮的居民小區裏,都設有文體活動場地和多種健身器械,還有隨時開放的圖書閱覽室和雙街村各種榮譽展示廳等;一到節假日,村裏還組織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花會、戲劇清唱、健身秧歌、武術表演、卡拉ok演唱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那簡明易記的“20字”村民基本道德規範,家喻戶曉,人人遵守,互相監督,共建雙街文明。

正因劉春海他們對雙街的“思想、文化建設”抓得適時有力而又卓見成效,所以這裏先後被評為“天津市五個好紅旗村黨組織標兵”、天津市“廉政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和“全國創建學習型家庭示範社區”、全國“敬老模範村居社區”、“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等榮譽稱號!

昔日窮的叮當響、亂得外人不願來的舊雙街,而今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先進村”、“全國民主法製示範村”和天津市明星小康村等殊榮——麵對這今昔有著天壤之別的巨變,人們自然會發問:

“他們究竟有何成功的秘訣?”

最了解內情的,莫過於劉春海的最佳合作夥伴、村委會主任兼黨總支組織委員和集團副總解家良,他有理有據、口若懸河地向筆者整整介紹了3個小時,其主要觀點是:

“雙街村迅速巨變的原因當然很多,諸如,鄧小平提出的實行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各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村兩委班子像鐵錘一樣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還有全村黨員、群眾對我們的理解、支持和幫助等,但是最主要的,是我們的‘班長’想得全麵、高遠,幹得紮實、漂亮!他常對我們講:‘作為一個村幹部,我們要用自己的長期言行,讓村民由衷地感到離不開我們。我們要努力做到像小崗村沈浩那樣,把村民當成至愛的親人,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為村民謀福祉的事業上,做他們的主心骨、靠山、保護傘和服務員!’他言行一致,說了就一定能做到!他那高尚的品格、超前的思維、務實的精神、寬容的心胸,真的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同他在一起工作,不但能心情舒暢地充分發揮作用,還能向他學到不少的東西哪!”

那麼春海又是怎麼想和怎麼看的呢?他還是那樣謙和樸誠地說:

“其實,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如果沒有上級的堅決支持和大家的團結協作,我什麼也幹不成。毛主席說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記得三國時期的吳國掌班孫權有句名言:‘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所以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在具體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時,堅決相信和依靠群眾,這樣就有基礎、有靠山、有底氣、有辦法——多難的雄關,都能闖過去!說句心裏話:我覺得我們的村民特別可敬、特別可愛!我們村幹部也是凡人,也有私心,也有做錯事的時候,可大家對我們非常理解、寬容和支持,這十多年來,村民們沒有給我們出過難題,更沒有一個上訪的,這真的讓我們很感動!”

§§第十章 創辦農業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