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拆除平房遷新居(3 / 3)

那麼這“雙街新邨”還遷樓,究竟建得怎樣、有那些特點,又為何會如此呢?

早在規劃、設計它之前,春海書記就在村兩委班子會上強調:

“咱們千方百計地發展經濟、增加集體收入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施惠於民,使鄉親們生活得更幸福,而住房,又是生活中的大事。因此,我們將建的新邨還遷樓,要堅持高起步、高標準,引進最先進的技術、選用最優質的材料和設備,建成最好的住宅樓,一定要讓我們的村民住得最舒適、最愜意!”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雙街新邨”的13棟樓共15萬平米的小區建成後,果然是錦繡其外、金玉其中,格外搶眼:從高聳、壯觀的大門之外,就可看到那一麵石牆壁前的噴泉水簾,在豔陽照射下、水霧濛濛中,時隱時現七彩霞光,令人叫絕!小區內有古式涼亭、曲徑回廊、奇花異木,還有大家健身的露天廣場地和室內活動廳。無論誰來,都會感到這裏是生態環保、現代時尚、整潔清靜的最佳居所!

再看村民的居室。全部都是智能化,采用三水係統和雙氣設施,最為便民怡人的,是戶戶都有最先進的地板輻射采暖!現在,多數人對此可能還不太了解吧。地板輻射采暖是以溫度不高於60℃的熱水,在埋置於地板下的盤管係統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通過地麵均勻地向室內輻射散熱的一種供暖方式。它和傳統的采暖方式相比,具有健體、舒適、節能、環保等優點。中醫認為:“熱從頭生,寒從足入”,所以暖人應先暖腳,隻有腳熱了,全身才能感覺溫暖;室內空氣對流減弱、水分散失較少,避免了傳統散熱器供暖方式造成的燥熱、口幹等不適感;供暖過程寂然無聲、保持清靜;不占用使用麵積,不影響室內整體裝修;使用壽命長,達50年以上,而且安全性能好,不腐蝕、不結垢、不需維修等。

正是雙街新邨還遷樓的內、外、軟、硬環境都是如此之好,所以就激起了村民的幸福之感和自豪之情,也引起了社會上更加廣泛地關注和普遍地讚慕!但是,無論何時、何地、對何事,過多考慮或刻意追逐私利的個別人,總是有的。這種人始終圍繞著一個“我”字兜圈子,好像總也不上算、不滿意、不知足——這無形中給本來就是大好事兒的“雙街新邨”分房工作,平添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困難。

客觀事實告訴我們:平房的拆遷情況複雜,村民的分房更加難辦,諸如,要分哪樓、哪層、向陽、背陰、房間結構、廳室大小、照顧老人、方便存車等,都是各戶倍加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盡管兩委班子成員都全力以赴地抓此工作,可還是有少數村民提出這樣那樣不合理的要求,使幹部們非常為難。主管平改工作的村委會主任解家良,首當其衝,遇到的困難最多也最大。雖然他千方百計地想使大家滿意,但還是有個別村民出言不遜,甚至蠻不講理!他一氣之下,向劉春海提出辭職,春海當然不會同意;在兩委聯席會上,解主任又說:

“分房這個工作太難,我力不從心,別得罪了人、也影響了工作——還是讓別人幹吧!”

春海十分理解他,樂著說:

“解主任,你上任3年多來的出色工作,有目共睹;你的業績誰也抹不掉,還會載入雙街村的史冊!你才58歲,正是經驗多、精力旺、為村大幹的最好時機。你太累了,可以回家休息,等身體好了再上班。這樣行吧?”

解主任答:

“我辭意已定!”

春海仍是笑麼悠悠地說:

“你先回家休息休息吧!”

解主任回家幾天後,春海打電話問候他,並用商量的口氣說:

“我們都挺想你的!你能出來跟咱兩委成員一塊兒吃頓便飯嗎?”

“行,行!”解主任爽快作答。

席間歡歡樂樂,氣氛輕鬆而融洽,誰也沒有提及解主任上班的事。

又過了幾天,春海專程到市內登門看望他,笑問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介紹村裏的近況等,就是不提他上班的事。可這時的解主任卻憋不住了,他內心的激動溢於言表:

“春海呀,你這寬闊的心胸,容人的海量,又一次把我更深地感動了!你什麼都不用說了,明天一早我就去上班。今後,我要繼續當好你的得力助手,隻要工作需要,我就永遠不鬆套——咱要緊緊地摽著膀子,決心使雙街村一年更上一層樓!”

倆人同時站起,無言地笑麵相對;兩雙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久久都不分開……

清代名士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道:“以仁義服人,何人不服!”品高德馨的劉春海不正是這樣嘛!

解家良主任上班後,以更高的熱誠和更強的責任心,積極而又耐心地全力投入分房,整體工作進展順利。到2009年10月底,全體村民就都大喜過望地喬遷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