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窮鄉起春雷,
重整旗鼓振村威:
搶占先機建廠房,
全部出租速回饋;
捷足連建住宅樓,
配套設施緊相隨;
爿爿商店營業火——
滾滾財源雙街彙……
勇謀精進的劉春海迎難上任後,先是對諸多村事著手整改、梳理,接著又做廣泛的市場調研,再經過縝密思考、反複醞釀和多方籌備,遂於一年後,以更高的膽識和更大的氣魄,在北辰區率先進行大刀闊斧地“重整旗鼓振村威”的超凡壯舉,並頻頻傳出捷報,連連高奏凱歌!倘若把雙街村的全麵建設和飛速發展,比喻成一台由劉春海領銜主演、有開頭而無尾聲的大劇的話,那麼,在他剛登台一年多裏所演出的,隻是帷幔開啟前的序幕,真正上演威武雄壯的連續大劇,則是從1998年5月才開始的。
要知劇情的原委,需從6年前說起。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鄧小平同誌在天津的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的公開發表,有如浩蕩的東風和潤物的春雨,很快澤及廣袤的中華大地,從渤海之濱到昆侖山麓,自長城內外至雲貴高原,一個個開發區恰似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生機勃勃地成長、壯大。近水樓台的天津北辰區,當然也積極行動。早在1992年,北辰區政府就征用雙街、沙莊、柴樓、楊堤、張灣等5個村的連塊土地,建立了開發區。被征地最多的是雙街村,有1700畝。當時定的是:按征1畝地2萬元計算,應為3400萬元,減去繳鎮政府10%的管理費即340萬元,開發區應給雙街村占地補償費3060萬元,逐年付清;從1992年開始,開發區每年付給村100——150萬元不等。到劉春海上任的1997年,開發區還欠村2400萬元。春海書記想:
“企業都滑坡,根本沒效益,村裏無資金,難以辦大事,唯一可指望的,就是區欠村的這筆錢!我要想盡一切辦法,抓緊把這批款爭取到手,千方百計地把它用好用活:要將它作為‘孵化器’,以錢生錢,以小錢生大錢,像雪球似的滾動發展,越滾越大——對,我就這麼辦!”
有人說“不怕不能富,就怕沒思路;隻要有了好思路,很快就能窮變富。”誠哉斯言!劉春海的所思、所為及其結果,具體地驗證了這句通俗易明而又蘊涵哲理之言。就在1998年盛開的洋槐花飄香的5月初,經過深思熟慮的春海,找到當時擔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的蔣穎,十分認真地懇請:
“蔣主任呀,6年前,開發區征用我村的土地最多;現在,全村的企業都改製了,職工下崗,戶裏沒了收入,村民反應很強烈,我們兩委會成員都挺著急!為搞好群眾生活,維護全村穩定,請您幫我們趕快解決還未付清的占地補償費吧!我們計劃用這批資金發展集體事業,壯大村裏經濟,解決村民就業,增加戶裏收入,以便維護全村的安定團結,希望您能給個具體的答複——我代表全村幹部和群眾,先謝謝您啦!”
這位到崗不久的開發區管委會女主任,對在3年前就被評為“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劉春海的德、能、勤、績,早有耳聞,敬佩有加;此時,她看著年輕的春海書記這利為民謀的真誠求助之表情,聽著他這發自肺腑的娓娓動聽的感人之話語,頓然萌生了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同情心——她被劉春海這有理有據、不可辯駁的陳述說服了!於是,她說了:
“劉書記,你說的都是實情,我挺理解,也很支持。我看這樣吧:從今年起,開發區要在3年內,把你們5個村的占地補償費都還清!你看怎麼樣?”
大喜過望的劉春海噌地站起來,快步跨到蔣主任的麵前,猛然握住她的手,眉飛色舞地連聲說道:
“謝謝您、謝謝您啦蔣主任!我們全村人都不會忘記區裏對雙街的支持和幫助!哎,我村被占地最多,目前的困難也最大,我們渴望優先付給我村——請蔣主任答應我們的這個要求!”
“情況確實如此,可以滿足你們的要求;不過,這筆數額可觀的資金來之不易,你們可要切實用好,真正用到刀刃上啊!”蔣主任爽快地承諾,並誠摯地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劉春海頷首微笑著謝別蔣主任,心花怒放地旋即回村。
好事從來多磨,大業當然難辦。劉春海根據村務公開的規定,對這個關係全體村民經濟利益的大事,他一回村,就向兩委會成員和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原原本本地進行了傳達。他剛講完,大家就議論紛紛地各抒己見:有的說,這批錢,村裏應該集中起來,為鄉親們辦大事;有的說,存到銀行裏,坐拿利息更保險;但更多的人主張,把錢分到各家最實惠,也最更公平,村幹部也省心、省力……
在廣泛聽取各種意見的基礎上,劉春海主持村兩委會正式開會,具體研究“如何支配這筆巨款”的問題。
宋朝黃升寫道:“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最長”。在這個事關重大的領導班子會上,劉春海為了讓大家暢所欲言,所以他並沒有首先談出自己的觀點,而是坐在那裏認真地聽,仔細地想。曾先後擔任小隊會計、隊長、大隊幹部,富有農村管理經驗和經濟頭腦的黨支部委員兼村主任管士歧說:
“關於如何使用這筆資金的問題,全村人都睜大眼睛盯著哪!黨員和群眾把我們選舉上來,就是為了讓我們給他們辦好事和實事的。現在,拖欠已久的占地費終於到手了,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好事當前,我們理應想到群眾:傾聽他們的呼聲,滿足他們的願望!所以我認為:應該把這些錢,按全村的人均數,分到各戶去。這樣公平合理,家家滿意,咱們也省事兒,何樂而不為呢!”
心直口快的村委會副主任項連珠講:
“我看可以這樣辦:把錢都存到銀行裏,村裏每年能拿到數目不小的利息,我們再用這利息為村民辦些公益事業;而且本金也不會減少、貶值和流失——這豈不是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