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6年底,由劉春海親自創辦和一直統領的養殖公司,業已發展到令世人不可小覷的如下5個企業的規模:萬畝水麵的養魚場,年產魚超百萬斤;養豬場,年可繁育仔豬萬餘頭;養雞場,常年保持2萬多隻蛋雞;辦的最早的400多畝果木園,種有桃、蘋果、葡萄等果樹,長勢繁茂,年年豐收;後來居上的飼料廠,發展異常迅猛,暢銷津、京、冀等地,年產各種飼料萬噸以上——而偌大攤子的整個養殖公司,全部員工僅僅有60多人,而且沒有一個脫產幹部!
青年農民劉春海創辦的這個生態農業養殖公司,由於產品物美價廉,服務熱情周到的良好信譽,因而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青睞,紛紛要求同其合作。最後該公司同日本合資興辦了太陽食品有限公司,後又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年產千噸生化淡粉、可消化鮮蛋萬噸的雙街艾格生化有限公司,帶動了有500隻養雞規模的農家2000戶,同時還進行蛋黃粉、球蛋白以及其它生物製藥的研製開發,並壯大成現在的以“太陽食品”品牌為龍頭,以蛋雞養殖、飼料生產和蛋產品深加工為鏈條的產業集群,不僅使本村群眾受益,而且還帶動了周邊村的農戶因從事養雞而致富!在2008年8月8日開幕的北京奧運會期間,“太陽食品”的鮮蛋,特被指定為奧運專供產品,自此享譽世界!
劉春海既是總經理,主管人事、生產、供應和銷售等諸多繁重的工作,又是個哪裏最忙、最累,就到哪裏幹的最強壯的勞動力——他的確是個鐵骨錚錚、堂堂正正,始終站在生產第一線幹著指揮的最優秀黨員和傑出管理者,而他的經濟待遇呢,卻同職工不相上下,這不能不令所有的人,都由衷地欽敬和歎服!故在1995年4月,默然拚搏的劉春海,就一躍而被評為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
在波詭雲譎、百舸爭流的浩淼商海中,依靠勤學苦幹日漸成長起來的農家之子劉春海,以非凡的膽識,勇駕飛舟,劈波斬浪,初顯崢嶸:他硬是赤手空拳地在茫茫荒野裏,通過最髒、最苦的養殖業,創出了匪夷所思的突出業績,開始為父老鄉親們立下了大功!
試想,在經濟低迷的雙街村,所有7個村辦工廠都不景氣,有的甚至連年虧損的情況下,而初出茅廬的劉春海,不講條件、奮力排難辦起的養殖公司,竟然一年可為村集體創出幾百萬元的純收入,這又怎能不讓全村黨員、群眾格外關注和贏得他們的讚語聲聲啊!正因如此,1995年6月,所以當雙街村老書記劉慶平調到北辰開發區管委會當副主任之後,由年事較高的資深黨員劉春璞任村支書不久,大家就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劉春海的身上……
1997年1月28日,在有全村47名黨員參加的選舉大會上,年方33歲的劉春海眾望所歸、水到渠成地以42票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和一張張眉開眼笑的燦爛麵龐,充分表達了黨員們對他的堅決支持和殷切期望;劉春海呢,他對組織上和黨員們的高度信任深受感動和激勵,同時也隱隱地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所以他冷靜地微笑著站起來,心虔誌誠地隻說了四句話:
“我心裏要時時刻刻裝著父老鄉親們;盡最大努力多為他們辦些好事和實事;我決不讓大家失望;誠懇地希望黨員們支持、幫助和監督我!”
那麼,劉春海走馬上任之後,他是怎麼深思熟慮的?又有哪些使村致富的錦囊妙計呢?
§§第六章 脫穎而出擔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