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重情輕財項連霞(3 / 3)

“愛情是兩顆靈魂的結合。”

他倆默默無語、喜淚模糊地相擁了許久,才鬆開臂膀,脈脈含情地甜蜜笑看著,笑看著……最後,還是連霞輕聲說了句言簡意賅重千斤的話:

“春海,從今天起,我把整個的心都給你了!”

“我也是!”春海深情地低聲回應。

19世紀的美國詩人朗費羅有段驚人之語:

“在我們的生命中,再沒有比第一次愛的警覺更聖潔的了,那是它的沙翅的初次顫動——行將吹透靈魂之風的最初聲音與氣息。”

橫看世界,綜觀曆史,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愛情,是人類的永恒主題!人們之所以跨越時空地歌頌和弘揚世間堅貞不變的愛情,正是因為,愛情是生命的火花,是友誼的升華,是心靈的吻和,愛情可以創造奇跡!無論古今中外,婚姻向來是有價的;而真正的愛情,則是無價的金貴!

劉春海和項連霞這對戀人,正因有著“重情輕財”、堅貞不變的真正愛情,所以當然也是“無價的金貴”!由於婚事已定,所以倆人的心都踏實了,輕快了,愉悅了,幹起活來,還真的都不感覺累了——劉春海每天幹重體力的裝卸活,其勞動強度可想而知,然而現在,他下班一回家,趕緊洗洗臉、梳梳頭,換上自己最幹淨、最合身兒的衣服,就眉開眼笑地到連霞家去;連霞呢,也早已掐著鍾點兒,含羞帶笑地在家等著他哩!

連霞的父兄和嫂子們一看她,愛得那麼投入、那麼堅決;再看春海,又是知書達理、精明強幹、德才兼備的好小夥兒,料定連霞以後跟他結婚,肯定會過上好日子,所以,全家人就都順水推舟地同意和支持了連霞的選擇,對春海的態度,也很快變得真誠和親熱起來!有一次,春海剛離開她家,有個嫂子悄聲笑問:

“連霞,怎幺春海那麼年輕就駝背呀?”

“那是在裝卸隊幹活累的。聽他說,過去他腰杆兒直極了,像現在這樣兒,也就是近兩年的事兒。”連霞回答嫂子。

當連霞把嫂子的問話轉告春海後,春海認真地說:

“嫂子應該問,你解釋得也對、又好!不過,隻要我注意了,就可以糾正過來:一定能夠由彎變直!”

“骨頭都變形了,那還怎麼能直呀?這沒關係,我不在乎。”連霞不太介意地說。

對戀人說的事,絕不能等閑視之,理應高度重視。19世紀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寫道:

“人隻有在戀愛裏,才能顯示個性的閃耀,才能發揮獨創性。”

從此之後,春海暗暗下定了糾彎複直的決心:他每天在揮動大簸箕鍁從車上向下卸灰、沙、石料時,硬是挺著腰杆兒幹,再也不彎腰就合著;平時走路,有意地昂首挺胸、腰背垂直;就是坐著說話或吃飯時,也總是腰直背挺地堅持著。結果奇跡出現了:他在這樣強製自己“糾彎”幾個月之後,他的腰背真的“複直”了,就像現在這樣!這就是“戀愛裏”的劉春海,堅韌“個性的閃耀”及其所表現的“發揮獨創性”連霞一看腰板兒挺直的變化,大喜過望!她對他又是一串搖銅鈴兒般的“咯兒咯兒咯兒”的開心笑聲,然後就心悅誠服而且異常親呢地說:

“春海,我對你沒有看錯——你果然是個有著非凡堅強意誌的人,在一般人看來難以辦到的,你辦到了。這說明:隻要你想做的事,就決心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到——就憑這一點,你就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春海對她十分愛戀地說:

“怎麼連你也誇我呀?”

“不是誇,是心話!”連霞柔聲細語地答。

春海他倆的初戀過程,很像當代學者楊文誌,在其著作中所寫:

“那種並非一見鍾情的戀愛,往往就像春天的雨絲,靜悄無聲地灑在沒有經曆過愛情的年青人的心田,很難被察覺。直到催生出愛情的蓓蕾,回首往事,你才會意識到:這是友誼由量變到質變,將成為愛情的幸福而甜蜜的初戀。”

劉春海和項連霞,這對事業型的農村青年,在長達21個月的熱戀期間,因上班忙、事情多,很少專程到市內逛商場、溜公園,隻是在下班的業餘時間,倆人互到對方家中去看看,談談,或隨手幫助幹些家務活兒,處得自然、隨意而又親密無間。隻要他倆在一起,就會在歡聲笑語中,有抒不盡的情,說不完的話——這情深意篤的會心說笑,把這對戀人的靈魂,日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