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療前的“忙”到開始治療後的“苦”,再到治療高潮時的“痛”,直到現在治療趨於結束時候的“木”。我說的是木瓜湯的“木”,愛——在湯裏。
“這是什麼?喝著挺滑潤的。”
“親愛的,好喝吧?是不是特容易下咽?”雲子驕傲地說,“這叫李氏冰糖銀耳牛奶燉木瓜湯。”
“能簡明扼要一些嗎?”
“木瓜湯。”
老媽和四床媽媽也嚐了嚐,都說很好,甜而不膩,潤滑爽口。四床媽媽很愛學習,雲子每次做了個什麼新鮮玩意兒,她總會走這四個程序,一嚐二讚三問四做,於是四床總能嚐到他老媽的新鮮手藝。雲子也很樂意與人分享她的經驗,她說,製作這道湯的材料要用到新鮮木瓜一個,鮮牛奶一包,冰糖和銀耳適量。要把這湯做好喝了,總共分四步,第一步把木瓜打開,就是把木瓜削去一個蓋子;第二步把木瓜籽挖出來;第三步把牛奶、銀耳和冰糖放進木瓜;第四步把木瓜蓋子蓋上,用牙簽固定好,上鍋蒸半個小時後,出鍋即可。
木瓜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的雅稱,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鈣、鐵等,還含有木瓜蛋白酶和番木瓜堿。據說半個中等大小的木瓜足夠成年人一整天所需要的維生素C。木瓜性溫,具有消食、清熱等功效。
過一會兒,雲子又給我盛了一小碗,說好吃就多吃點。雲子問我說:“50多天的治療,什麼感覺?”
我說:“木!”
“木?”
“對,木,木瓜的‘木’。”
“你真逗,喝了木瓜湯,就說木?拍馬屁呢吧?”雲子說,“怎麼個‘木’法?”
“真‘木’,麻木。”我說,“經曆了這麼長時間的治療,我大體總結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從治療前的‘忙’到開始治療後的‘苦’,再到治療高潮時期的‘痛’,直到現在治療趨於結束時候的‘木’。‘木’,我之所以沒說麻木的木,而是說木瓜的木,也是有道理。木瓜果皮光滑美觀,是我之所欲;木瓜果肉厚實細致,也是我之所欲,木瓜性溫,更是我之所欲。”
“嗯,看來用‘木’形容你此刻的感受很恰當。”雲子摸摸我的臉,心疼地說,“放化療的副作用真夠大的,頭發掉就掉了,怎麼連胡子也不長了呢?”
“不長胡子也還是男人,你男人!”
“嗬嗬,還這麼霸道。”
我說:“我看了你給仔仔製作的視頻短片,畫麵清晰,內容也很豐富,記錄著仔仔近三年以來的成長故事。特別是你給仔仔寫的那封信,用做串詞,非常感人。比如你說‘三年來,爸爸媽媽給你拍攝了數以百計的照片和視頻,記錄著我們沉醉在你每一天的成長與無拘無束的歡樂裏……’”
“是啊,有愛才有生命,生命就應該在愛的氛圍裏健康成長,仔仔是快樂的也是幸福的。”
“嗯,仔仔是快樂的、幸福的,但你呢?找了我這麼個人結婚,虧不虧啊?”
“婚姻不是買賣,所以無法衡量公平與得失,婚姻也不好評判是非對錯,隻要我自己覺得值得就好。”
“話是這麼說,理也是這個理,但還是那句話,假如我去遠行,你就要放手,做出別的更好的選擇,或許還能遇到比我更好的男人呢;你很優秀,發展空間也很大,不需要浪費在我一個人身上,即便是沒有了我,你還得有你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