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俾斯麥訪華2(2 / 2)

俾斯麥箍下嘴,心中興奮不已。德國將這六十艘潛艇裝備到德國海軍之中的話,那麼英國人想要將德國人堵死在家門口的願望就要落空了。他拍了一下木桌,大笑著道:“好,這六十艘潛艇,德國都要了。貴國還有什麼慌廢下來的好東西,也快拿出來吧。本人代表德國照單全收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直翻眼,這哪像是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在商談國家大事?這分明就是兩個奸商在商談一起,穩賺不賠的生意呀。這要是讓英法俄三國政府知道,指不定在會發生什麼亂子呢。估計俄國人是不敢再明目張膽的把手伸進塞爾維亞了。

李秀成也覺得好笑,這德國宰相現在的表現完全與鹹豐所說的性格完全相反了。他望了一眼興奮的差點就要手舞足蹈的俾斯麥,說道:“也沒有什麼了,這不經濟危機的餘波還沒有完全消除嗎?我大清的工業生產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啊。這工廠裏都好久沒有開工了,如果貴國需要一些什麼鋼鐵啊、汽車啊什麼的,大可跟我國說一聲,大清保證保質保量!“

俾斯麥越聽越高興,好了,大清這是變向地在向德國輸送物資支援了。如果是有先見之明啊。知道德國現在最缺的就是鋼鐵了。此時他還從中看出了一點端倪來。大清對德國的情況看得如此透徹,要說大清帝國對歐洲的那場危機沒有一點想,打死他都不信。但是現在大清帝國選擇了幫助德國,那麼.

想到這裏,俾斯麥覺得自己這次訪華沒有白來。他不怕大清運給德國的物資會被英法艦隊給截住。實際上,他還巴不得英法兩國能夠傻到去幫一把德國人呢。與整個大清加入到同盟這邊來。小小的一些物資補給算得了什麼?這線路的安全已經是不用擔心的事情了。

就這樣,德清兩國的官方要員就在大清帝國天津軍區司令員的府砥內,達成了初步的合作議項。為了表示誠意,也給歐洲的那些搖擺不定的國家(特別是意大利)吃一顆定心丸。俾斯麥讓隨行而來的德國外交部的次長,當天就向大清帝國定購了一千輛汽車,以及十萬噸鋼鐵。

這樣一次談判,大清帝國就輕輕鬆鬆地從德國人那裏賺來了大筆的黃金。鹹豐可不會傻到看到現在世界上還是以銀本位為主,就將未來的金本位給忘了。他現在可是正在儲心積慮,利用各種渠道,增加大清的黃金儲量,等到了戰爭結束,各大強國都打得筋疲力盡。那時候大清帝國帶頭實行金本位置。到那裏,世界上就不再會出現以美元為通用單位了,沒準備就是清元為通用單位了。

接到訂單,大清的各大工廠裏就開始加工加點,將德國訂購的產品,爭取在德國訪華團回國的時候都弄出來。而此時還陷在奧、塞兩國和談泥潭裏的英法兩根本還沒有覺察出中德兩國已經實際上暗中聯手了。

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政府已經在談判桌上瞎扯皮一個多月了,而雙方卻沒有給出任何有實質意義的答案出來。僅管英法兩國的代表在雙方之間跑斷了腿,結果卻還是一樣。奧匈帝國死咬著自己的要求不放,塞爾維亞政府仗著有俄國人在背後撐腰,又有英國兩國在明麵給他們維護,也強硬地堅決不同意奧匈帝國的無禮要求。

維多利亞王妃在北就看到了自己的女兒。身為大清帝國的太子妃,她過得與平時的生活沒有多大的區別,錦衣玉食,平靜無比。特別是大清帝國地處太平洋,遠離歐洲這個事非區,而近日又傳出大清帝國並沒有與德國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條約。這讓擔憂女兒的維多利亞王妃放心不少。

在德國代表團結束了在大清帝國短短十幾天的像征性考察之後,維多利亞王妃不得不含淚與已為人婦的邁寧道別,返回德國去。

來的時候,隨行著十幾艘客輪,德國艦隊顯得相當龐大。但是與回去的時候相比卻是小屋見大屋了。數十艘裝載著各種戰略物資的貨輪,跟隨在德國護航艦隊的身後,浩浩蕩蕩向西而行。那巨大的船身,與德軍的戰列都差不到哪裏去,遠遠望去就像數十坐小海島,在海平麵緩緩慢移動一樣。

回程途中,俾斯麥初步達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顯得很高興。他一路上都在暗中計算著怎麼樣才能盡快得將大清帝拖進同盟的陣營當中。想來想去,除了英法俄三國犯傻,基本上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於是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嘴角不盡慢慢地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