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黑手黨(2 / 2)

曆史小小的轉變,卻讓現實出現了巨大的差距。德國人認為這次法國人破天慌地對德國政府低頭,其中大清帝國的巨大壓力是最大的北鍵所在。因此,德國對法國更加肆無忌憚。雖然在摩洛哥爭取到了同法國相等的地位,但是德國卻並不滿足。

為了挑起更大的事端。德國將目光投向了自己了盟國--奧匈帝國。自普奧戰爭之後,奧地利被迫退出了德意誌聯邦,成為了一個獨立於聯邦之外的國家。由於自身的實力被削弱,奧地利在歐洲以及巴爾幹地區的地拉日益下降。

1866年奧地利國王與凶牙利貴族舉行談判,組建了奧匈帝國。雖然形式上奧匈帝國很散亂,擁有三個政府,分別為匈牙利的皇帝、奧地利的皇帝以及一個次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但是兩國的合並,令奧匈帝國瞬間實力劇增。

自普魯士統一的德意誌聯邦,建立德意誌帝國之後,自感再也無法與德國相抗衡的奧匈帝國開始與德國休息外交關係。最後經俾斯麥的努力,奧匈帝國成為同盟同的一員。在德國與法國就摩洛哥利益糾葛不休的時候,奧匈帝國也開始對巴爾幹地我進行滲透。

奧匈帝國向巴爾幹滲透的最大敵人便是俄國人。兩國爭奪的焦點就是塞爾維亞。土耳其的衰弱,使得其在塞爾維亞的統治變得沒有任何的控製力了。因此俄國人趁此機會開始幫助塞爾維亞脫離土其的幫助,也為其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做準備。

因此引發了克裏米亞戰爭。俄國雖然戰敗,但是塞爾維亞卻獲得了獨立。獨立之後的塞爾維亞,並不滿足於當前的領規模,因此其後又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塞爾維亞一度衰弱,而他想從匈牙利奪回一部領土目的卻沒有達到。

自1874年起,奧匈帝國開始向塞爾維亞進行滲透。由於塞爾維亞與8個國家相領,處於巴爾幹的中部地區,因此塞爾維亞是聯結了西歐、中歐、東歐,以及近東和中東之間的天然橋梁和交叉路口。

因此,誰占領了這裏,也相當於在整個歐洲中間插上了一枚釘子。由於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被大清的阻斷,止步於西伯利亞,無法再向前,因此,俄國人急需在巴爾幹打開一個突然破口。因此塞爾維亞的重要性對於俄國人來說,是空前絕後的。

麵對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野心,俄國人也不甘示弱。俄國一麵全力支持塞爾維亞人民獨立,另一方麵卻又在塞爾維來邊境上屯集大軍,借口如果奧匈帝國幹涉塞爾維亞的內政,俄國將出兵幫助塞爾維亞。

德國人正是看中了奧匈帝國與俄國人的這個弱點,在摩洛哥危機之後,便開始全力地唆使奧匈帝國進軍塞爾維亞。1875年,奧匈帝國占領了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的首者薩拉熱窩成了奧匈帝國波斯尼亞的首都。

雖然薩拉熱窩集中了幾乎所有的歐宗教的教徒在這裏,但是對於奧匈帝國在這裏的統治,十分的不滿,因此薩拉熱窩的局勢非常不稱定。1876年,為了表示奧匈帝國對於塞爾維亞的“善意“,也為了徹底消化薩拉熱窩的反動情緒。奧匈帝國不斷在薩拉熱窩興起改革熱潮。

但是奧匈帝國這些表麵功夫做得並不到位,雖然奧匈帝國一廂情願意,拿著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但是奧匈帝國卻並不這樣認為,他們還是一如繼往地在薩拉熱窩搞開明改革。在這樣的一種情勢之下,薩拉熱窩興起了一股勢力。他的名字叫做黑手黨。而他的領導人,卻是一個猶太人。

這個組織以解放薩拉熱窩,維護塞爾維亞的獨立為領綱,集結了薩拉熱窩的所有教派的人士。黑手黨人不斷在薩拉熱窩襲擊政府以及政府官員,搞出了一係列的恐怖襲擊事件。僅管奧匈帝國對此非常惱怒,但是為了打消塞爾維亞政府對奧匈帝國的防範之心,奧凶帝國並沒有第一時間派出大量的人手對黑手黨進行剿滅。這個組織不斷在薩拉熱窩壯大。

當奧匈帝國不但表露其對塞爾維亞的野心的時候,黑手黨成員開始集體出動,不斷在薩拉熱窩發動叛亂,襲擊政官。雖然事情影響都很小,但是卻大大的阻礙了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侵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