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遇到了起義以來最大的困難,他們沒有彈藥了。由於前進號被英國艦隊擊沉,一船原本要運給起義的支援物資沉進了海底。一個多月來,起義軍利用從英軍那裏繳獲或者搶來的步槍以及大部分的原始的刀槍棍棒與英軍進行了無數場生死博鬥。
起義的部隊從原來的兩萬餘人,減少到了現在的不足一萬人。這些人帶著隨同起義軍撤退的華人婦幻老弱一起被英軍堵在了新加坡沿海邊的一個小村子裏。麵對龐大的英土聯軍,起義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之下,根本沒有突圍的可能。現在宋義軍等人隻得寄希望於大清政府的支援了。
當在清潛艇部隊擊沉了英法聯合艦隊的消息傳到起義軍的耳朵裏的時候,疲憊不堪的起義將士們與百姓們頓時精神振奮了起來。他們知道擊敗了英法艦隊之後,朝廷的艦隊就會來到,他們的希望就將到來。
然而沒有等到朝廷的援軍,起義卻等到了英軍的猛烈進攻。宋義軍在幾次反擊之中,次次都衝峰在前,身上的大小傷口,幾乎都遍布了全身,但是他卻仍沒有下火線的意思。他是起義的支柱,是他一手將新加坡的華人帶上了起義的道路。因此,在他看來,他不能不倒,他倒了,起義軍就會潰敗,新加坡的華人將永遠寧日。
宋義軍在小村子裏一個臨時搭建在隱蔽處的草棚裏神色凝重的踱著步子。他的左手中了一槍,起義軍裏懂一點醫術的一個老中醫幫他簡單的包紮了一下,止了血。雖然這樣,但是他的那條繃帶還是鮮紅,鮮紅將他的半條繃帶染成了紅色,可見當時的情況有多的危急。
草棚裏,幾個百姓打扮的中年男子圍坐在一個小石幾旁邊,人人都帶著大傷小傷,見宋義軍一直在那裏踱步,他們也沒有起頭發言的意思。今天起義軍在村東頭就打退了不下五次由馬來人組織的強攻,五千馬來兵拿著英國人發給的步槍,咆哮著就殺向了起義軍的防守陣。那個神情激憤,仿佛那些指揮他們來打華人的英國就是他們的老子娘一般。能為英國人效力,比給自己的老子娘盡孝都要激動得多。
起義軍沒了子彈,隻得提著斬馬刀,紅櫻槍衝出戰壕就跟馬來人戰到了一塊。雖然人數上占優勢,但是後麵還有英國人的大炮在轟。洋鬼子們根本就不管馬來人的死活,反正一見起義軍衝出了戰壕,大炮就跟長了眼睛似的,專往人的地方鑽,也不管那裏是起義軍多還是馬來人多。
“洋鬼子這次是發瘋了,反正不管是我們還是馬來人,經過這一次起義事件之後,英國人都不會再相信了。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洋鬼子炮不分青紅皂白,亂放炮了。”宋義軍沉思了一會兒之後,說了一句。
“問題是現在我們沒有彈藥了,再過幾天,我們連吃的都沒有。朝廷的援軍再不來,我們就要頂不住了。”一旁華人會的會長李大有念叨著說道。
華人會是僅次於星華會的新加坡華人團體。宋義軍率領星華會起義之後,李大有便隨後響應了。整個華人會有會員五千多人,裏麵大多都是婦婦,能夠真正拿上台麵的青壯很少。而星華會雖然成立得晚,但是裏的卻全部是精幹。因此,李大有將起義軍首領的位置讓給了宋義軍。
一個多月了,起義軍傷亡不可謂不大,但是仍然沒有看到朝廷官軍的到來,李大有心裏的些擔心。
“各位,請聽在下一言。朝廷早已不是從前的朝廷了。你們要對朝廷有信心。皇上決定的事,是沒有誰能夠改變的。現在洋人的艦隊已經沒有,我想信不用幾天,朝廷的戰艦就會出現在新加坡。”馬明起身接著李大有的話說道。
他是大清天機處分派到新加的情報負責人。起義軍這一個月來,在缺糧少彈,人員混雜的情況仍然能夠有效地將英軍的進攻抵擋住,這裏麵不無天機處駐新加坡人員的幫助。整個天新加坡大清天機處的成員不下一百來人。他們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是起義軍當中的骨幹力量。
宋義軍不擔心朝廷的大軍不會來。現在當初太平天國的幾位得力戰將都是朝廷裏的實權人物了。翼王石達開總理著大清所有軍事大權,而李秀成、陳玉誠他們都可以說是大清的一方諸侯,都領著十數萬大軍,幹王洪仁軒掌著朝廷的財政大權。
這次若是沒有得到石達開派來的人的說服,宋義軍是不會這麼冒然起兵起義的。他是太平天國的舊將逃到新加坡的,雖然這些年大清大變樣了,但是他從心底裏不太相信朝廷。但是石達開派人擔保。對於石達開,宋義軍還是信得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