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鹹豐這些日子來,一直很苦惱。現在老天又給他送來一場大雪,對外蒙的事情又要等到明年的春天才能夠解決了。鹹豐長長地歎了口氣,看了一眼目光精神都比自己還好的老圖先道:“朕近日越發感到身體沉重起來,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大清的強大了!“
鹹豐說得鄭重,令圖先驚慌失措,連忙躬身走到鹹豐的麵前道:“皇上還年輕,精力旺盛,定能帶領我大清走向強大,令萬國來朝的。“
可是鹹豐並不覺得如此。這些年來鹹豐不是忙戰事,就是忙於政事。連一直以來的運動時間都被他省下來了。也不知道是這個身體原本就是個體弱虧虛的殼子,還是因為他的精力花費了太多的緣故。近一年來,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有些力不從心了,做什麼事情都開始很容易疲憊。
按照曆史的走向,鹹豐皇帝將在鹹豐十一年的時候病亡的。想想令鹹豐覺得可怕,若真按曆史的走向,自己豈不是隻有兩年的命好活了。隻有兩年的時間,怎麼能夠令大清真正走向富強呢。?
他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完成了,實在太需要時間了。看著圖先因為緊張而焦急的神色,鹹豐淡然地笑了笑,揮了揮手道:“你不用緊張,朕也隻是說說。僧格林沁已經到了烏蘭布通了,你馬上令人電告僧格林沁,讓他派人去跟外蒙那邊取得聯係,看看有沒有和平解決衝突的可能?“
應了聲是,圖先遲疑看了一眼鹹豐,才慢慢退了下去。
“報--!“圖先剛剛走出禦花園,鹹豐便看到一名近衛軍的士兵小跑了進來了,他在鹹豐麵前立定,敬禮道,“報皇上,蒙古活佛那巴勒,在宮門外求見,說有緊要事情與陛下商談!“
蒙古活佛?鹹豐內心一陣悸動。蒙古活佛在蒙古人的心與西藏活佛在藏民的心中一樣至高無尚。鹹豐沒有想到這個時候,蒙古的活佛突然出現在北京。他有些歡喜又有些擔憂。他不知道蒙古活佛的到來,是因為外蒙已經叛亂了,活佛被迫逃離蒙古,到北京來避難,還是因為活佛為了能夠和平解決朝廷與外蒙的衝突,而來北京代表外蒙與自己談條件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有了蒙古活在手上,對於解決外蒙的事情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活佛就是蒙古牧民的精神領袖。隻要活佛站在朝廷的一邊,登高一呼,那麼就算外蒙大軍真的叛亂了,朝廷平定叛也是容易許多的。
他神色一振,對那名士兵道:“快請活佛到禦書房等候,朕馬上就去。“
那巴勒終於趕在大雪之前趕到了北京了。他在路上已經聽說朝廷派出了大軍開往烏蘭布通了,若自己不能盡快調停朝廷與外蒙的衝突,那麼大草原上就要上演血腥的一幕了。他在內裏暗暗的念誦著經文,期望佛祖能夠保諾蒙古的信徒們能夠逃過這一劫難。
那巴勒靜靜地坐在禦書房的大殿上,雙目微閉,雙手結印,嘴裏不停地念誦著經文。鹹豐沒有過多久就來到了禦書房。他看到了三十都不到的年輕活佛,法像端嚴地正在默念著佛經。
他不是個宗教徒,對於任何教派他都沒有興趣。在他的心裏很難明白這些宗教的信徒對待自己信仰的神,是怎麼樣一種心理,竟然達到了能夠舍棄一切的地步。像那巴勒這樣年輕的男子,居然從一出生便能清燈伴古佛,絕棄了世間的俗念,他實在想不通。
不過活佛的到來,卻是他打破外蒙僵局的最關鍵的人物。他輕輕走進大殿,躬身向那巴勒行了一禮道:“活佛遠道而來,不知是否是為了落蒙古上百萬牧民而來?“
此進那巴勒才緩緩地睜開雙眼,笑容祥和地向鹹豐行禮道:“英明的皇帝陛下,您說的不錯。我是為佛祖的弟子們,以信大清無數無辜地生靈而來的。陛下,我佛慈悲,不願意看到任何一個生靈,倒在血波之中,還請陛下三思!“
“朕也不想這樣,可是為了大清江山的統一,朕不得不這樣做。朕知道大清有太多對不起蒙古百姓了。隻要活佛能說服蒙古大軍止息幹戈,朕願意收回軍隊,更願意從此真真正正的將蒙古百姓當作兄弟一般地看待。畢竟無論是滿人、漢人、回族人、藏族人等等,都是朕的子民。“鹹豐淡然地道。
聽到鹹豐如此說,那巴勒高聲喧了一聲佛號,高興地道:“陛下仁慈,那巴勒替數十萬蒙古牧謝過陛下的隆恩了。那巴勒這次來就是受了蒙古百姓與各部大汗的期望來向陛下調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