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客棧是整個開封城內最大的客棧,同時也是位於整個開封城內地段最佳的地方--開封最中心。店棧占地很廣,幾乎將整條中心大街都占去了一半。此時正是正午,客棧生意卻依舊很好。
往來於此的行人,客商都習慣在此住腳。店分前後兩部分,前麵一部分用來招待客商吃食的地方,後麵巨大的部分,溜半條街那麼長都是客房。由於開封經濟開放政策普行地最早,這裏又離京城比較近,因此開封每日的人流量不比直隸地區的幾個大城差多少。
也正是看到這種遠大的光景,四海客棧的老板,一年前將四海客棧搬到了開封城之中,並將之擴到現在這個規模。當然事實也應正了這位眼光獨到的老板的想法是正確的,四海客棧從此一躍成為開封城最上等的酒家,客店。每天在這裏住宿吃飯的客人就不下三位數。
四海客棧的前門的門簾之上掛著一幅醒目的對聯,說道是:門前不驅謙卑客,店內不趕落迫人。橫批寫著四個大字:高朋滿座。
這正應證著四海客棧為什麼如此興望的原由。四海自去年開始,老板不知從哪裏請來一些洋人顧問,幫助客棧改建裝飾,幫助店員修正理念,堅決以微笑態度麵對所有到店裏來的第一位客人,更是從來不欺壓客人,就連偶爾因店門外流連的叫花,四海客棧也從來不驅逐他們,任何在門前乞討。對於一些客人因為某些情況,袋中羞澀,店員更是不會加以鄙視,而是友好相待,盡量令每一位顧客滿意。
正因如此,令四海客棧的名聲在開封城內成為最好的客棧,也因此打響了四海客棧的名氣。南來北往的商客,旅人都願意住到四海客棧之中。
鹹豐一行人由圖先領著來到了店門之前,隻見既使是赤熱如此,店內的生意依舊紅火無比。店員迎來送往,食客笑臉如花。鹹豐抬首一看,正見著四海客棧的門前對聯,高聲讚了一句道:“果然好心思。如此一來,誰人不願來這裏就食,住宿?這位老板倒是見白不同凡響啊!“
卻不料身旁兩位麗人早已因天氣悶熱,又走了好長一段路,早已香汗淋漓,不住催趕鹹豐快快入店。而鹹豐懷中的小念慈卻是破為好奇,向鹹豐投去疑問的目光道:“阿瑪,這家店如此行事,若任由乞兒整日流連店門之前,不怕客人們因其門前雜亂而不來了嗎?“
暗暗看了一眼身旁的兩位美人,心中暗自示意她兩人,心想早叫她們不要跟來,偏偏不聽,在宮裏死活都要跟來,現在吃這一點苦便受不了。女人真是難以捉摸的生物啊!不理會兩位妃子的報怨,鹹豐讚賞地望了一眼懷中的愛女,道:“能來住店的,通常都是些外地客商。出門在外,誰沒有個風雲不測的時候。若是店主隻一味眼高手低,便會令人覺得店家是店大欺主的人,自然不喜。“
見小念慈哦了一聲,點了點小腦袋,鹹豐再又接道:“且,有些落迫之人,沒準哪天便能衣錦還鄉,若在其落迫之時救濟了一翻,雖是施的小恩。但此人日後發達,必會謹記一生,這樣一來,店家豈不是一本萬利了?治亦當如此,朝廷雖是施小恩於民,但若使民安息,得享太平,他年國家一旦有難,民必群起而助之!“
小念慈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此時四海客棧的小二早已見到他們一行人,早已滿臉笑意地迎了出來,將他們一一禮讓入內。四海客棧如然服務周到,將鹹豐一行人都妥善安排必,便有香茶,點心隨即送來,店小二的態度更是與其他地方的小二不能比的了。
鹹豐一行人要了五間上房,車馬等物都由店小二一一妥當安排。收拾好了之後,鹹豐等一行人才出房出用餐。店中小二沒有人因他們身著明貴便給予了特殊對待,也沒有人因為其他桌上的客人衣著普通便愛理不理。
四海的經營模式也與其他地方傳統的理念不同,這讓鹹豐想起了後世之中的飯店,高級賓館。心更對四海客棧的老板佩服不已。一頓飯吃地很安心,小二盡量滿足了鹹豐他們的要求,將他們安排在一間獨立的用餐雅間之內。
飯畢,鹹豐便令容麗兩妃各自歸房,將小念慈交歸容妃照顧,自己與圖先隻說了一聲要去外麵有要事要辦,便走了四海客棧。此時經過鹹豐他們的一翻安頓,時間已是下午三點多鍾,天上的陽光雖然小了些,但是大街上的熱浪卻依舊猛烈。
鹹豐頂著炎熱,在開封城的大街小巷之中胡亂的逛著。突然來到一處買賣古董的店前。店前的幾位穿著獨特的洋人引起了鹹豐的興趣。這群人與其他英法德美國等國來的產人不同,其他國家的洋人在大清都是穿得西裝革履,一舉一動之間都盡顯西方人的高雅之處,但是這群人無論從穿著還是行為之間都沒有西方人的那種做作之態。
這令鹹豐感到非常的好奇。他不自覺地走了過去,卻不打擾那一群人,而是自顧自的拿起一件瓷器,細心地看著。耳朵一邊聽店家與這群洋人之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