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四國和談9(2 / 3)

英國人打的是什麼主意,杜南德心中有數。大清要大發展。鐵路工廠,造船練鋼等等各方麵都是奇缺的物資。大清這些年雖然有了一些發展,鋼鐵廠也建了兩個了。但是這能夠滿足全國的發展需求嗎?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自己本身無法滿足國內的發展需求,怎麼辦?當然隻有向外進口啦。大清政府計劃先修建三條大鐵路。光這三條三鐵路,就有幾萬公裏長。這是多大的工程?再說了,人家大清這麼大的國家難道就修完這三條大鐵路之後,難道不再修別的鐵路了?

答案肯定也是否定的。大清不但會修,而會大修特修!但是就大清這幾年的發展來看。估計就算再給大清十年,無法徹底滿足大清鐵路修建的需要。這十年裏,大清又得向外國進口多少鋼材滿足呢?

何況大清目前來說,工業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什麼都得進口。這拉到了大清鐵路的修築權,就等於在大清紮了一條根啊。到那時候,多少利益等到自己來收取啊?英國倒想的好,想自己一個人獨占,門兒都沒有。

早年,看到德國人在大清做外貿,做的風聲水起的。那銀子賺得都跟流水似的。英法兩國早就眼紅了,要不然,兩國為什麼眼巴巴的千裏迢迢地從歐洲打到大清來?還不是為了壟斷大清的外貿市場?

英國佬想吃白食,拉鐵路修建權拿過去了,以後就等著大清向他們定購機車了吧?機車搞完了,還有其他東西吧,大清的民營工廠啊,大清的戰艦啊。現在的戰艦都升級了啊,改用鐵甲戰艦了。這戰艦用的鋼材能少了?大清數萬裏海疆,得多大一支海軍來看家護院?

杜南德不是笨蛋,不但不是笨蛋而且還很精明。見艾爾急著想把大清的鐵路鋼軌先包下來,好利於大英帝國在大清紮根,將來搶占大清的龐大市場。杜南德自然不能讓艾爾如願,雖說兩家在歐洲好得跟蜜裏調油一樣,但不見得法國就得處處讓著英國佬啊。

杜南德話了一出口,艾爾就知道事情要糟。他倒沒有想到法國為了這點鋼材的事情,居然敢跟大英帝國爭了。也是,這大清的市場多大啊。他原本打的就是杜南德所要的主意。現在被杜南德看穿了,又不好當場說穿,隻得不滿地望了一眼暗自得意的杜南德一眼。

英法兩國開始爭了,彼得洛夫作為此次和談的代表,自然不是蠢人。哪裏看不出這中間的利害關係。奈何俄國人太窮了,自己的鐵路都還沒修多少呢,國內的鋼材產量還不夠自己用的呢。不好怎麼跟英法兩國爭啊。可是他也不拘泥不化的人,一想到英法都把鋼材生意攬過去了。但是作為鐵路另一個必不可少的材料,英法兩國都沒得俄國人多,那就是枕木!

俄國東邊多得是森林,木場。那裏的百年老樹多得數不勝數,數量多,質量更是可靠。這一點總是英法兩國沒辦法爭得吧。想這到裏,彼得洛夫不免就得意起來。這一得意起來,動作就不免有些慢了。

他哪裏想到不但英法想爭著在大清修鐵路,做生意。一旁早就急得滿頭大汗的德國公使更是誌在必得啊。馬克夫他現在都鬱悶地慌。這好好的當個談判公證人,怎麼談著談著,就把德國好大一筆生意給談沒了?

不行,他得爭啊,不然回去怎麼跟德國皇帝交差啊。彼得洛夫一鬆懈,馬克夫便見縫插針地終於叫了出來:“總理閣下,這對貴國人友好合作夥伴,德意誌帝國非常不公平,我要向貴國尊敬的皇帝陛下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