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湘軍的到來,所有的內閣大臣與早先到達的各位將領都沉默了下來。自鹹豐發布整軍令之後,各地的行動都應聲而,卻唯獨湘軍之中到得此時還未曾聽到消息。當王韜看到南京軍區帶隊的首將並不是曾國藩,而是其弟曾國荃之時,心中不由得一陣不安。
但僅僅是一閃而過,他便恢了一向的從容不迫。迎上曾國荃握住他的雙手熱情地道:“曾將軍,盼了個把月,總算將你們盼來了。”
曾國荃卻似乎並不把王韜的熱情當作一回事。自顧自的回了一個軍禮,請示了一下湘軍的安排之後,便指揮著南就軍區的部隊,越門而入。就連與各地將領打一個招乎也沒有。眾人一陣尷尬。其中不少精明之中卻從中看出了些什麼,但是礙於如此大清全速發展的特別時期,也並不當麵點破。隻是等著南京軍區的部隊通過之後,便迎來了大清之中最威武雄壯的一支部隊——原大清武衛軍。
僧格林沁一身筆挺的軍裝,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部隊的最前方。在他之後,聶士成等一眾武衛軍將領並列其後。五千武衛軍將士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雄鳩鳩氣昂昂地走近諸人。待僧格林沁走近,王韜待一眾文臣武將,紛紛上前行禮,各敘相見之情。
武衛軍的軍容算是這些部隊之中最為嚴整的,武器裝備也是最先進,完備的大清軍隊。五千大軍過後,便是一支由馬車拉著數十挺馬克沁重機槍的重武器的部隊。莊嚴的軍容,令各地將領都不得不為之歎服。
“僧王,久別經年,聖對僧王也是十分想念,這邊請,隨下官一道同去見皇上吧!”王韜熱情地為僧格林沁開道,一邊伸手出做出請的姿勢道。
僧格林沁可謂是最早跟隨鹹豐組建大清新的一員大將。而且其身份還是親王,鹹豐皇帝的表兄弟。雖然現在僧格林沁在年初之時,已經被鹹豐另委重務,消去了武衛軍的軍權,但是其在新軍之中的威望去僅次於鹹豐。且僧格林沁最先率領武衛軍東征西討,阻擊俄軍,軍功至偉,無人與敵。因此眾文武大臣對他,也是格外尊敬。
武衛軍最後一波部隊通過城門之後,王韜等一眾文武,便隨著部隊的身後,一齊向天安門廣場而去。此時熱情高漲的北京城百姓也潮水般地隨在眾官員之後,一路歡呼喝彩著向天安門廣場而去。
今天是大清全國國防軍大演武的日子。大清有史以來,或者是說中國有史以來,這也怕是僅有了幾次吧。何況這次演武不同於一般。各軍武器先進,機槍大炮,都是大清百姓曾經隻能從洋人的軍人手中才能看到的。現在大清的軍隊也能有如此利器。大清百姓更加感覺到安全。從此再不用擔心被洋人欺負了。
北京天安門城樓之上。鹹豐率領一眾大臣與美德駐華公使,以及英法俄三國的和談代表,正矗立在天安門的城樓之上。等到國防軍大演武開始的一刻。突然圍繞著天安門廣場,熱烈高呼的人群,自覺地從中分開一條線。一排排列著整齊隊伍的國防軍將士魚貫而來。
高吭而此起彼伏的歌聲,頓時將嘈雜喧鬧的廣場充填滿。四周的百姓都自覺的口中的高呼,傾著國防軍將士高吭激昂的歌聲。一隊隊的將士自覺地按事先分配好的區域站立肅立。嚴整軍容令站在城樓上的五國公使及代表驚歎不已。他們心中紛紛暗想,原來這就是打敗了英法俄三國聯軍的大清精銳之師啊,果然名不虛傳!
待得所有的國防軍將士都到來,依次站定之後。王韜等一眾大清的文武也隨後到來。穿過擁擠的人群,向天安門城樓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