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後,俄國國內都已經出現過好幾乎工人與農民的大規模遊行示威了,雖然沙皇政每次都血腥鎮壓了,但是這種治標不本的方法,遲早會將整個沙俄政府推向覆滅的邊緣。
因此當聽說英法戰爭一結束就開始了對自己的老領居大清帝國動武的時候,沙皇亞曆山大二世也開始動心了。他要行動,要對大清開戰,以一次巨大的勝利來穩定沙皇在俄國的統治。
於是亞曆山大二世招開了這次內閣會議,其主要目的便是如何派人去向英法商談三國聯合用兵的事項。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同樣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英法兩國同樣在克裏米亞戰爭之中損失巨大,俄國如果此時加入到針對大清的戰爭之中去,既使英法明知道俄國是打著撿便宜的心態去的,他們隻能表示歡迎,畢竟多一份實力便多一分勝算。
“我不要什麼解釋。你們告訴我,應該怎麼辦?”亞曆山大二世繼續咆哮道。隻不過他放過了可憐的科瓦索,將口不噴向所有的幾閣大臣。隻是不管他如何咆哮,群臣都隻是低頭,不說話,靜靜地擦拭著臉上沙皇禦唾。
“一群飯桶!”沙皇作出了他的最後結論,既而向自己的侍衛道,“去把普提雅婷那個飯桶也叫進來!”衛兵應了聲是便急速跑了出去。
普提雅婷是當初最先提出借助英法對大清的戰爭讓俄國人跟著去中國撿便宜的人之一。可是便宜沒撿到,卻得來一個中俄合作的協議,普提雅婷認為這樣也不錯了。俄國糟糕的經濟確實需要對外加大貿易交流,隻是他沒想到的是,俄國會在克裏米亞敗得這麼慘,如不是最後俄國人將土軍包圍致使土軍投降,得到了一個體麵的下台的話,俄國還要失去多少,他不知道。
這次他強烈地感覺得到沙皇肯定會對自己所得到的答感到不滿,因此當沙皇一招見自己的時候,他便一直在宮門外度著步子,尋思著如何與沙皇對答。可是當他一見到亞曆山大二世的時候,沙皇陛下根本沒有容他慢慢解釋的機會。
“普提雅婷,你這個飯桶,我這樣相信你,而你卻給我帶來什麼好消息。”沙皇見到惶恐不安的普提雅婷進到宮殿裏的時候當即便開始對他進行口水打擊。普提雅婷一時門便被沙皇的禦唾,噴了個狗血臨頭,“什麼狗屁的通商合作協議,你當初怎麼本沙皇說的?”沙皇手指著普提雅婷咆哮道。
“陛下.”普提雅婷抹了一把臉上的口水想解釋。
“不要跟我解釋了。帝國現在要的是什麼?是金幣,是海港,是重建大俄羅斯帝國的海軍!”沙皇一把打斷了普提雅婷醞釀良久的說辭道,“你馬上給我去英國,跟英法商量俄國與其共同出兵的計劃。”
“可是陛下.”普提雅婷還想解釋。
“別可是了!”亞曆山大再次打斷道,“這次我要看到的是清國皇帝的降書,是大清東北的大片土地,是大清巨額的賠款!”
說完,沙皇再次指著周圍的眾大臣道:“馬上加稅,無論如何要湊足五萬大軍所需的經費以及物資。如果這次再失敗,你們都自已收撿東西滾蛋吧!”沙皇最後咆哮完之後便丟下滿殿的大臣,自顧自地走了。
眾大臣你望我,我望你,都是一臉的無奈與苦笑。他們想的是還要加稅,這次克裏料亞戰爭賠款已經加大了一倍的稅務了,國民已經無法呈受繁重的稅務了,再加稅?這次要再失敗了,沙皇政府想不倒台都難了。苦笑著搖頭,眾大臣無奈地走了克林姆林宮。
而一邊的普提雅婷幾乎呆住了。他幾識過大清新軍的曆害了,雖然隻過見少部分的新軍,但是他能明白如今的大清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清了。清國的皇帝不再是一個軟柿子了,想要贏得這次戰爭,難度不亞於克裏米亞戰爭。而且中國實在太大了,人口實在太多了。
俄國能經得起費日良久的戰爭消耗嗎?普提雅婷有些絕望了,如果這次戰爭再失敗了,俄國人民在沉重的稅賦壓力之下,民間的爆動將日趨附高漲,沙皇政府能不能何住還是個未知之數呢。可是沙皇陛下已經發瘋了,自己一個小小的駐外公使怎麼可能令沙皇回心轉意呢。
無奈的普提雅婷隻得回去收拾起行裝開始他的歐洲之行。他希望自己的見解能令英法那些驕傲自大的政客們提起對大清的足夠重視,盡量為俄國爭取一分勝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