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北京2(2 / 3)

望著繁華的大街,想著南方那場振動清朝江山的上戰爭,鹹豐心裏想著不知道又有多少無辜的人民要因此喪失生命,成為歲月的塵土。中國,這個經曆了無數次戰爭的國家,從誕生以來就有戰爭,隻是幾每一次都是自己人殺自己人,對外戰爭卻沒有過幾次。

“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啊!”鹹豐在車裏悠悠地歎口氣。

“皇上,回宮還是?”馬車外,圖先小心的請示道。依他的意思是鹹豐現就回宮好好躺下就好。

“不回宮,去紡織廠看看。”鹹豐毫不猶豫地回了聲。

“喳!”回了話,圖先便吩咐著車夫,侍衛轉了個向,奔著剛剛投產不久的皇家紡織廠而去。

大清紡織廠。

距西華門外五裏地。鹹豐不想把北京城搞得到處是工廠,在城外辦廠也是給一些沒有地農民們畫出一道生機。讓一直以來都對土地無法割舍的農民從農田裏走出來。

紡織廠占地一千畝,是名副其實的大廠。被征收了地的農民可以得到銀子的補充,還可優先被招聘到工廠裏工作。如今在廠裏負責的是德國技術人員,帶頭的是在德一家紡織廠的技術骨幹,名啊克萊爾。鹹豐見他的技術能力很強任命他為大清紡織廠的副廠長,當然廠長鹹豐讓圖先兼著。實際上,所有的管理權都是克萊爾這個德國掌著。

皇帝的車架邁著緩慢的步劃向著大清紡織廠而來。由於道路坎坷,既使是這樣慢的速度,依然讓車裏的鹹豐感到非常的顛簸。木質的車輪,碰撞著高低不平的地麵,根本沒有一絲的彈性。鹹豐突然想到了馬車需要改良了,現在從德國運來的物資,應該有橡膠吧,把輪子換成橡膠的,再在中間加個彈簧之類的東西,減少振動,那樣跑起來就會舒服多了。

想到改良馬車,鹹豐又想到後世裏19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城裏無處不在的人力車。現在城裏依舊有很多沒有事情可做的無地百姓在找生活,找工作,如果能開設一個黃包車店,將黃包車租給沒有工作的人,那樣了有生活的期望,城裏的治安也會好上很多了。想到這裏,鹹豐不自覺的笑了笑。

五裏的跑程並不長,僅管是很慢慢的速度行進,皇帝的車架還是很快就到了紡織廠的門口。由於來紡織廠的事情並沒有事先通知這裏的人員,因此門口沒有安排人員接架,不過鹹豐感覺這樣更好,省了不少的麻煩。

廠門口的一間小屋裏安排了兩個身材高大的百姓作為看守,見到一隊車架停在了廠門前,而且馬車的裝潢都是以明黃色作為主色掉,這兩上看守知道一定是宮裏的人或者是哪個皇親國戚來了,忙奔到了門口打千。圖先扶著鹹豐下了車,見隻有兩個看門的來接架,臉上立馬顯得有些不高興,忙跑到兩人麵前斥道:“把你們管事的叫出來,就說皇上來了,叫他們出來接架。”

兩個看守,原本隻是這帶的農夫,因為要蓋紡織廠,征收了他們家的地,被招進了廠裏做工人。起初這一帶的百姓很不願意,無奈聽說這是皇上讓建的,那就是聖旨,要是反對那可是要殺頭的罪名。還好百姓們聽說廠子建好了,可安排他們去廠子裏幹活,包吃的還有工錢拿,這才讓百姓們稍稍好過些。等到廠裏建好,官府裏果然通知叫這裏的青壯去廠裏應招,凡合格的人就可以去廠裏幹活,當聽說在這裏幹活的工拿比自己一家人在地裏抱一年的收入都多得多的時候,鄉裏青壯們紛紛湧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