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成為設計師的夢想(1 / 1)

好像這麼久以來,我也沒有什麼從真正意義上來說特別喜歡的東西,而唯有“設計”堅持的時間最長。

設計是什麼?對於我來說,設計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所使用的物品,所穿戴的服裝,所配備的設施,所購買的住宅,所開發的能源,全都離不開設計的存在。我是一個很有物欲的人,這不是說對物質的強烈占有欲,而就是一種純粹的為設計本身所吸引而來的欲望。設計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適用於生活,有了設計的觀感後,你將會很容易地就能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識。

人類最偉大之處在於思考,設計亦是一件極其需要想法和創意的事情,它也許抽象,也許質樸,也許靈動,也許沉靜,這些都是創造的表現。在我對設計有限的概念中,有兩個詞與設計密切相關,一個是“設想”,一個是“算計”。就是既要發揮其能的想象,也要精確實際的計量,既要天馬行空的構思,也要結合現狀的務實。之所以設計給我如此大的吸引力,不正源自於它無時無刻都在想著突破和創新的追求嗎?

目前我所學的專業是藝術設計,如果將來我從事著設計類行業,我一定會完成人類美好的願景,讓人類獲得各種更有價值,更有品質的生存形式,使生活變得更加簡單、舒適、自然、效率。設計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同於其它藝術形式的表達,它更像是給生活一個新的可能,每個人都能是自己生活的設計師。

設計是一門大類,無設計不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原生態,ok啊,但恐怕就得請你退回到原始人類時期。沒有工業設計,就沒有工具;沒有環藝設計,就沒有環境;沒有平麵設計,就沒有視覺;設計推動了變革,亦是人類文明的象征。

我之所以想成為一名設計師,就是希望通過思考和行動,做出讓自己欣賞和滿意的東西,讓它為全人類所使用,甚至有一天也會因為我的設計作品而影響整個世界。同時我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向往生活簡單純粹,積極明快,如何通過設計打造理想的生活,是我很久以來就思考的課題。

目前而言我還處於學習新知的階段,很多專業知識都隻能通過外界而獲得,但我在內心保持著積極的心態,用心做好每一個設計,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總是能夠產生踏實的信心和自得其樂的愉悅。高中三年的美術基礎,大學一年多的設計課程,讓我清晰的看到,前方的道路是多麼寬廣,我需要拓展的東西還有很多。

經常在網上,我看到有一些段子談及設計屍們吐槽設計行業的爆笑糗事,比如客戶要求改稿,以及經常被不了解市場的親朋們呼來喝去。頓覺做設計是非常需要清靜的,而設計屍們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也需要良好的溝通,既要能滿足對方的需求,也要保持自己的理念。如果將來有客戶要求我對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設計圖進行反複的修改,我想我會瘋掉的。但我還是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然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也許毀掉自己的稿子很痛苦,但是在一片廢墟上才能接著創造出更美好的東西,設計就是一件沒有盡頭的事情。

現在我做的每一張平麵設計圖,海報也好,logo也好,書籍也好,其實都還隻是各種元素的組合,而沒有我想像的設計感。對於我來說,設計圖做的好看隻是夢想,隻有當設計圖形成產品,產品有價值的時候,我的設計才有價值。因為這時的它才是真正為人所用,而不是單單像擺放美觀的藝術展示品。

最近的設計實踐,是目前你能看到的這本書,從封麵封底到內頁設計,都是此刻我的設計能力僅能達到的層次。在它沒有打印出來的時候,我的內心充斥著期待與不安,因為我不知道到時候拿在手上的成品究竟會是怎麼樣,不知道自己選擇的紙張是否能和諧的表達出我的設計意圖,也不知道裝幀時會不會出現容易忽略的小錯誤。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更能深刻的感受到設計工作的嚴謹性。

我欣賞的一位設計大師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曾說:“我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萬種,隻要能夠下意識地將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設計。”可見,生活充盈著設計,設計的門檻也極低,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設計師可能並不容易。

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希望我能夠保持創意和敏捷,細致的發現生活中的美,創造美。設計可以不必給我什麼,我為人類,為自然謀福祉就是最大的幸福。但在這個年齡段說這樣的話可能太過於理想化,其實隻要把公益心運用於生活中,設計也可以成為一件很“雷鋒”的事情。

有時寧願我從來沒有長大,也許時光就會留住所有的想象,成為設計師的夢想多麼遙不可及,未來再困難也要堅持不放棄,不然怎麼對得起童年看動漫的自己?永遠相信正義和勇敢,這是最後送給你們的少女心!

------題外話------

(⊙v⊙)嗯,這一章寫的有點裝。不過是正文的最後一章了。會開新文,但肯定還需要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