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唐王(1 / 2)

魏征奏道:“禦妹偶爾壽促,少蘇醒即說此言,此是劉全妻借一屍一還魂之事。此事也有,可請宮主出來,看他有甚話說。”唐王道:

“朕才命太醫院去進藥,不知何如。”

便教妃嬪入宮去請。那宮主在裏麵亂嚷道:“我吃甚麼藥?這裏那是我家!我家是清涼瓦屋,不象這個害黃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門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正嚷處,隻見四五個女官,兩三個太監,扶著他,直至殿上。

唐王道:“你可認得你丈夫麼?”

玉英道:“說那裏話,我兩個從小兒的結發夫妻,與他生男育女,怎的不認得?”

唐王叫內官攙他下去。那宮主下了寶殿,直至白玉階前,見了劉全,一把扯住道:“丈夫,你往那裏去,就不等我一等!我跌了一跤,被那些沒道理的人圍住我嚷,這是怎的說!”

那劉全聽他說的話是妻之言,觀其人非妻之麵,不敢相認。唐王道:“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見,捉生替死卻難逢!”

好一個有道的君王,即將禦妹的妝奩、衣物、首飾,盡賞賜了劉全,就如陪嫁一般,又賜與他永免差徭的禦旨,著他帶領禦妹回去。他夫妻兩個,便在階前謝了恩,歡歡喜喜還鄉。有詩為證:人生人死是前緣,短短長長各有年。劉全進瓜回一陽一世,借一屍一還魂李翠蓮。他兩個辭了君王,徑來均州城裏,見舊家業兒女俱好,兩口兒宣揚善果不題。

卻說那尉遲公將金銀一庫,上河南開封府訪看相良,原來賣水為活,同妻張氏在門首販賣烏盆瓦器營生,但賺得些錢兒,隻以盤纏為足,其多少齋僧布施,買金銀紙錠,記庫焚燒,故有此善果臻身。一陽一世間是一條好善的窮漢,那世裏卻是個積玉堆金的長者。尉遲公將金銀送上他門,唬得那相公、相婆魂飛魄散;又兼有本府官員,茅舍外車馬駢集,那老兩口子如癡如啞,跪在地下,隻是磕頭禮拜。尉遲公道:“老人家請起。我雖是個欽差官,卻齎著我王的金銀送來還你。”

他戰兢兢的答道:“小的沒有甚麼金銀放債,如何敢受這不明之財?”尉遲公道:“我也訪得你是個窮漢,隻是你齋僧布施,盡其所用,就買辦金銀紙錠,燒記陰司,陰司裏有你積下的錢鈔。是我太宗皇帝死去三日,還魂複生,曾在那陰司裏借了你一庫金銀,今此照數送還與你。你可一一收下,等我好去回旨。”

那相良兩口兒隻是朝天禮拜,那裏敢受,道:“小的若受了這些金銀,就死得快了。雖然是燒紙記庫,此乃冥冥之事;況萬歲爺爺那世裏借了金銀,有何憑據?我決不敢受。”

尉遲公道:“陛下說,借你的東西,有崔判官作保可證,你收下罷。”

相良道:“就死也是不敢受的。”尉遲公見他苦苦推辭,隻得具本差人啟奏。太宗見了本,知相良不受金銀,道:“此誠為善良長者!”即傳旨教一胡一 敬德將金銀與他修理寺院,起蓋生祠,請僧作善,就當還他一般。旨意到日,敬德望闕謝恩,宣旨,眾皆知之。遂將金銀買到城裏軍民無礙的地基一段,周圍有五十畝寬闊,在上興工,起蓋寺院,名“敕建相國寺”。

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鐫碑刻石,上寫著“尉遲公監造”,即今大相國寺是也。

工完回奏,太宗甚喜。卻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著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那消個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唐王傳旨,著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傅奕聞旨,即上疏止浮圖,以言無佛。表曰:“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