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電扇(猜四字常用詞一)轉變作風

“電扇”使用的特征是轉動葉片而產生出風來。謎底“轉”(zhuǎn)要異讀並頓讀為“轉(zhuàn)/變作風”,別解成“由(葉片)轉動而變成風”來說明電扇的特征。

“例3”卷尺(猜物理用詞一)釋放能量

大家都很熟悉,“卷尺”要拉開來才能測量長度。“量”(liàng)在這裏要異讀作“liáng”,別解作“丈量、測量”,因而謎底義變為“放開能夠用來測量(長度)”,說明卷尺的用途特征。

18.漏字法

漏字法是通過查找謎麵漏字來推理猜出謎底的方法。這種謎的謎麵通常是借用某個有規律的詞語或現成的文句,並故意漏掉一兩個字,猜射時要先找出謎麵上漏掉的那個字,再配上表示缺漏、減損的字詞,即可得到謎底。謎底中一般都帶有“少、欠、缺、漏、遺、失、無、差、沒、節、光”等等表示缺漏含義的字、詞。

“例1”金銀銅鐵(猜江蘇市名一)無錫

人們通常將“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連在一起說,謎麵有意漏掉了“錫”。謎底“無錫”別解為“(謎麵上)沒有‘錫’字”。

“例2”綱、目、科、屬(猜二字口語一)沒門

生物學中是按“門、綱、目、科、屬”進行分類的,顯然謎麵是有意漏掉“門”字,所以謎底是“沒門”(別解為“謎麵上沒有‘門’這個類目”)。

“例3”一二三四六八九十(猜古詩體裁二)五絕、七絕

謎麵開列的一串連續數字中缺漏了“五”和“七”,故謎底猜成“五絕、七絕”,別解為“‘五’絕跡了,‘七’也絕跡了”。

19.承啟法

承啟法,也叫承上啟下法。這種謎是引用詩、詞、文、賦中現成的句子做謎麵,猜射時要聯係謎麵所引用文句的上下文或整篇,加以聯想、會意而推敲出謎底。具體來說,就是承接謎麵上句(上文)或啟示下句(下文)的含義來會意得出謎底。這類謎的謎底並不是由謎麵直接得出,而是由謎麵的上句或者下句的含義扣合得出的(有時還需連同謎麵本句綜合考慮)。

承啟法又可分為承上法和啟下法,以謎麵的上句之意扣合謎底的叫“承上法”,以謎麵的下句之意扣合謎底的叫“啟下法”。

“例1”更上一層樓(猜眼疾一)高度遠視

謎麵是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的最後一句,猜射時要承接上句“欲窮千裏目”之意扣合謎底。謎底“高度遠視”別解為“往高處去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兼顧到了謎麵及其上句的詩意。“度”在這裏作為動詞“度越”解。此例屬承上法。

“例2”恐驚天上人(猜物理名詞一)聲壓

唐代李白《題峰頂寺》詩的後兩句是:“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此謎以下句做謎麵,承接上句“不敢高聲語”之意而扣合謎底“聲壓”(別解為“把聲音壓低”)。本例屬承上法。

“例3”桃花潭水深千尺(猜成語一)無與倫比

李白《贈汪倫》詩中有膾炙人口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謎以前句作為謎麵,延伸下句之意扣合謎底,屬啟下法。謎底“無與倫比”別解為“(桃花潭水之深)無法與汪倫(送我的情意)相比”。

20.運典法

運典法也稱“用典法”,這種謎不是單純從謎麵文字上的含義去理解,而是通過謎麵所用的典故來猜出謎底。這種謎主要是以曆史掌故以及民間傳說、寓言神話、戲劇故事、古典名著中的有關人物和情節來製成的,因此在猜射時應當先要弄清所用典故的來源和內涵,才能猜出謎底。

“例1”後羿張弓(猜江蘇縣名一)射陽

此謎根據“後羿射日”的神話故事而製作。傳說遠古時候有十個太陽一起出來,天下大旱,江河幹涸,草木枯焦,人們無法生活。英雄後羿為了拯救生民,曆盡艱辛,用長箭射下了九個太陽,世界美好如初,人們重又安居樂業。根據這個典故可知,後羿張弓是為了射太陽的,所以會意扣合謎底“射陽”(別解作“射向太陽”)。

“例2”曹植何來七步詩(猜三字俗語一)老大難

此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曹操的二兒子曹丕與弟曹植向來不和,曹丕繼承魏王爵位後,總想找岔子要殺掉曹植。有一次曹丕故意刁難曹植,限他在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做出一首詩來,還不能有“兄弟”二字,否則就要殺他。曹植才思敏捷,走了七步就隨口吟了出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於是他才免遭一死。這就是著名的《七步詩》。根據典故可知,曹植的《七步詩》是因為老大刁難他才逼出來的,所以謎底為“老大難”(別解成“是老大故意刁難”)。

“例3”雞犬升天(猜勞動保護用品一)安全帶

此謎是根據《神仙傳·劉安》中記載的淮南王劉安成仙時,帶著雞犬一同升天的故事而製作的。“安”借指“劉安”,謎底別解為“劉安把雞犬全都帶去”而扣合謎麵。

三、綜合分析法

21.分段扣合法

分段扣合法也叫“分扣法”,這種謎的謎麵和謎底不是以整體含義扣合,而是將謎麵和謎底都分成幾段,麵底之間各段分開扣合。猜射時,應把謎麵逐段進行推敲,先猜出謎底的各個片段,然後再組合成完整的謎底。分段扣合的燈謎往往不止用一種謎法製成,因此每段可能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猜射。

“例1”老百姓與軍隊(猜稱謂一)民兵

本條謎分兩段扣合,“老百姓”會意扣“民”,“軍隊”會意扣“兵”。謎底將兩段扣合的結果組合起來成為“民兵”。

“例2”魯迅全集(猜曲藝形式一)山東快書

本條謎麵要分成“魯/迅/全集”三段,“魯”(山東省的簡稱)借代扣“山東”,“迅”正麵會意扣“快”,“全集”按其屬性扣“書”。謎底將三段組合起來就是“山東快書”。

“例3”升遷機會有一點(猜福建縣名一)上杭

本條謎分兩段扣合。“升遷”指職務上升,會意扣“上”。“機會有一點”別解為“機”字會有“一”和“點”(丶),筆畫組合扣出“杭”字。兩段扣合的結果組成謎底“上杭”。此謎兩段扣合方法不同,前段用會意法,後段用離合法。

22.雙重扣合法

雙重扣合法,是謎麵對謎底整體進行兩次扣合的方法。這種謎的謎麵由語意相連的兩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能單獨與整個謎底扣合。猜射時,可把謎麵的兩個部分各自獨立進行試猜,兩次試猜結果一樣,就可相互印證猜出準確的謎底。

“例1”山下出石灰,石灰堆成山(猜一字)碳

謎麵前後兩句各自都可獨立用字形離合法扣“碳”字,形成兩次扣合謎底的方式。謎麵更加充實,扣合更多曲折。

“例2”人有它大,天沒它大(猜一字)一

此謎用假設法兩次扣合謎底“一”字。謎麵前句別解為“人”有了它(指未知的謎底)變成“大”字,後句別解為“天”沒有了它(指未知的謎底)也會變成“大”字。顯然,“人”加“一”會變成“大”,“天”減“一”也會變成“大”,所以兩次扣合謎底“一”字。

“例3”轉載還得到春節(猜天文名詞一)回歸年

謎麵分成兩段“轉載/還得到春節”,可各自獨立扣合謎底。“轉”別解為“回轉、回歸”,“載”別解為“年”,故而“轉載”可扣“回歸年”。“還”(hái)異讀作huán,義變作“回還、回歸”;“春節”是年關,義扣“年”;因而“還得到春節”再一次扣合“回歸年”。

23.拆字提音法

這種謎的特點是謎麵可分為兩部分,文義上前後呼應,一氣嗬成。主要部分是通過“拆字”方法扣合謎底的字形,另一部分則是用來提示謎底這個字的讀音。謎麵同時描述謎底的字形、讀音。

猜謎時,可根據謎麵的“拆字”部分先初步猜出謎底,然後根據“提音”部分對謎底的讀音進行驗證,看是否吻合,從而來確定謎底。

“例1”呈上力作報佳音(猜一字)加

“呈上力作”是拆字部分,扣合謎底字形,“呈”上方為“口”,加上“力”,可構成“另”字,也可構成“加”字。“報佳音”是提音部分,提示謎底報出來與“佳”的音相同。“加”字與“佳”讀音相同,可以確定是謎底。而“另”字讀音與“佳”不同,所以不是謎底。

“例2”聽音便是意中人(猜一字)因

“意中人”是拆字部分,“意”的中部是“曰”,與“人”合成“因”字。“聽音便是”是提音部分,提示要猜的這個字聽起來與“音”字相同便是謎底。拆字得出的“因”字聽起來與“音”字相同,便可以確定是謎底。

“例3”連進四球能稱雄(猜一字)熊

謎麵頓讀成“連進四球能/稱雄”。“連進四球能”是拆字部分,這裏用到象形法,筆畫點(丶)象形為小球,“能”加進四點成為“熊”字。“稱雄”是提音部分,提示謎底“熊”與“雄”字讀音一樣。

24.拆字提義法

這種謎與“拆字提音法”謎的結構相似,謎麵也是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主要部分是以“拆字”的方法扣合謎底的字形;而另一部分則是“提義”,提示謎底的字義,用以輔助說明謎底。謎麵同時描述謎底的字形、字義。

猜謎時,可先根據謎麵的“拆字”部分初步猜出謎底,再對照謎麵的“提義”部分進一步檢驗是否吻合,從而確定謎底。

“例1”半對半對,合成一對(猜一字)雙

“半對半對”是拆字部分,“半對”取“對”字的一半“又”,兩個“半對”即兩個“又”,組成“雙”字。“合成一對”是提義部分,提示謎底的字義與“一對”相同。拆字得出的“雙”,字義與“一對”相同,可以確定就是謎底。

“例2”閨女出門年尚幼(猜一字)娃

“閨女出門”是拆字部分,扣合字形,“閨”字出掉“門”,用上“女”,成了“娃”字。“年尚幼”是提義部分,提示謎底是年紀尚幼的“娃”。

“例3”這個變化真不小(猜一字)大

“這個變化”是拆字部分,把“個”字筆畫移位,可變成“大”字。“真不小”提示謎底字義。“大”字恰有“真不小”的含義,無疑就是謎底。

猜謎的方法還有很多,但都是在以上介紹的各種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熟練掌握了以上方法就會觸類旁通。學猜謎最重要的是多猜多練,才能接受和熟悉各種謎材(即各種可用於製謎的名詞、術語),而且還需要燈謎以外的功夫,尤其是文史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對提高猜謎水平大有助益。

附錄二 猜帶“格”燈謎的要領

“謎格”是燈謎中各種特殊格式的統稱,是為製作和猜射某些帶有特殊格式的燈謎而做的規定,也是猜、製燈謎必須要遵循的規則。它要求猜謎者按照各個規定的格式,把謎底中字詞的讀法進行某種改造,使之與謎麵文義相扣合。謎格種類繁多,據文獻記載,前人製定的謎格(包含異名謎格)有四百多種,真讓人眼花繚亂,其實它是有規律可循的,無非是按一定的方式改造謎底的結構——使謎底的字形、字序、字音等發生變化後而與謎麵相扣合。謎格按照它改造謎底的方式可以分為:倒讀類、移字類、半讀類、分讀類、減字類、對偶類、諧讀類、變讀類、並讀類、加字類、象形類和其他類等各種類型。謎格和謎體相輔相成,是燈謎扣合技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掌握猜謎、製謎的規律,必須對常用的謎格有個大體的了解。許多謎格現在已經不用或很少使用,還在用的不過幾十種而已。這裏將常見的三十六種謎格的使用方法和猜射要領介紹如下。

一、倒讀類

1.秋千格(又名:千秋格、轉珠格)

謎底限定兩個字。猜謎時要把謎底兩字的順序對調後,才能與謎麵扣合。因為謎底文字讀的順序像打秋千那樣擺過來倒過去,所以稱作“秋千格”。

“例1”醫療方案(猜法律用詞一,秋千格)法治

按“秋千格”規定,本條謎底兩字順序應對調讀作“治法”,別解為“治病的方法”而與謎麵相扣。

“例2”巴黎時裝(猜醫藥名詞一,秋千格)服法

謎底“服法”本義是“服藥的方法”,與謎麵的意思互不相關。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兩字順序對調後讀作“法服”,別解為“法國的服裝”來扣合謎麵。

“例3”希望不要出事故(猜吉林縣名一,秋千格)安圖

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兩個字的順序對調後讀作“圖安”,別解為“圖的是安全”來扣合謎麵。

2.卷簾格(又名:美人格、珠簾倒卷格)

謎底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猜謎時必須將謎底文字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過來讀才能與謎麵扣合。因扣合方法要求文字倒讀,類比為倒卷珠簾,所以取名為“卷簾格”。

“例1”此時無聲勝有聲(猜成語一,卷簾格)妙不可言

按“卷簾格”規定,謎底文字要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順過來讀作“言可不妙”,別解為“講出聲來可就不好了”來與謎麵扣合。

“例2”違章操作的後果(猜雜誌名一,卷簾格)故事會

按謎格要求謎底倒讀作“會事故”,別解為“會發生事故”而扣合謎麵。

“例3”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猜學科一,卷簾格)優生學

按謎格要求謎底倒讀作“學生優”,別解為“學生的品學皆優”來扣合謎麵,很是貼切。

二、移字類

3.調首格(又名:掉首格、掉頭格、乙上格、睡鴨格)

謎底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猜謎時要將謎底第一個字與第二個字順序對調來讀,才能扣合謎麵。就像鴨子睡覺時把頭掉轉過來一樣,所以又稱作“掉首格”或“睡鴨格”。

“例1”救死扶傷(猜交通用詞一,調首格)人行道

按“調首格”規定,謎底一、二兩字順序要對調,讀作“行人道”,別解為“實行人道主義”來與謎麵扣合。

“例2”第一折戲即亮相(猜成語一,調首格)出頭露麵

按謎格要求,謎底一、二兩字對調後讀作“頭出露麵”,別解為“頭一出戲就上台露麵”來扣合謎麵。

“例3”死亡之謎(猜六字安全用詞一,調首格)事故原因不明

按謎格要求,謎底一、二兩字對調後讀作“故事原因不明”,別解為“亡故的事原因還不明”而扣合謎麵。

4.調尾格(又名:掉尾格、掉足格、乙下格、下鉤格)

謎底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猜謎時要將謎底最後兩個字順序對調來讀,才能扣合謎麵。

“例1”曾經擔任保安員(猜法律用詞一,調尾格)防衛過當

按“調尾格”規定,謎底最後兩個字的順序要對調,讀作“防衛當過”,別解為“防衛的職務曾經擔當過”來與謎麵相扣。

“例2”憤怒填胸(猜氣象名詞一,調尾格)氣壓中心

按謎格規定,謎底最後兩個字順序對調後讀作“氣壓心中”,別解為“怒氣填壓在心胸中”,與謎麵之義相吻合。

“例3”生產爆竹遵規章(猜成語一,調尾格)如法炮製

按謎格規定,謎底最後兩個字順序對調後讀作“如法製炮”,別解為“按照規定的辦法製造鞭炮”來扣合謎麵。“爆竹”即“鞭炮”。

5.上樓格(又名:登樓格、踢鬥格、魁鬥格)

謎底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猜謎時要將謎底最後一字移到最前麵來讀,才能扣合謎麵。這種謎格的字序移動就像把原先在樓下的東西給搬到了樓上,所以取名“上樓格”。

“例1”文思如泉湧(猜藥名一,上樓格)感冒靈

按“上樓格”規定,本條謎底的最後一字“靈”要移到最前麵,讀作“靈感冒”,別解為“創作的靈感冒出來”而扣合謎麵。

“例2”瓜田納履,李下整冠(猜法律名詞一,上樓格)嫌疑犯

“瓜田納履”指在瓜田裏彎下腰穿鞋子,容易被人認為有偷瓜的嫌疑;“李下整冠”指在李樹下伸手扶正帽子,也容易被人認為有偷摘李子的嫌疑。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的最末一字“犯”要移到最前麵,讀作“犯嫌疑”來與謎麵扣合。

“例3”安全員的希望(猜保險名詞一,上樓格)保險期

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的最後一字“期”要移到最前麵,讀作“期保險”,別解為“期望不出危險”而扣合謎麵。

6.下樓格(又名:落樓格、低頭格、埋頭格、落雁格)

謎底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與上樓格相反,猜謎時應將謎底首字移至最後麵來讀,方可扣合謎麵。這種謎格的字序移動就像把原先在樓上的東西給搬到了樓下,因而取名“下樓格”。

“例1”強將無弱兵(猜四字常言一,下樓格)能上能下

按“下樓格”規定,本條謎底頭一個字“能”要調到最後麵去,讀作“上能下能”,別解為“上級有能力,下級也很有能力”來與謎麵貼切扣合。

“例2”貢品(猜晉代書法家一,下樓格)王獻之

“貢品”是臣民獻給君王的東西。按謎格規定,謎底頭一字“王”移至最後麵,讀作“獻之王”,別解為“進獻給君王”而扣合謎麵。

“例3”“你好!”(猜國名一,下樓格)安道爾

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頭一個字“安”要調到最後麵去,讀作“道爾安”,別解為“謎麵說的是‘你安好’”而與謎麵相扣。

7.上下樓格(又名:易擔格、易巾格)

謎底四個字或四個字以上。猜謎時要將謎底最後一字移到最前麵來讀,同時還要把謎底首字移至最後麵來讀,才能扣合謎麵。這種謎格綜合了“上樓格”和“下樓格”的字序移動方式,故而取名“上下樓格”。又像挑擔換肩一樣移動字的順序來讀,所以也稱“易擔格”。

“例1”自稱百事通(猜成語一,上下樓格)知無不言

按“上下樓格”規定,本條謎底的最後一字“言”要移到最前麵,而謎底首字“知”則要移到最末尾去,讀作“言無不知”來扣合謎麵。

“例2”不疑自然不多嘴(猜成語一,上下樓格)言而無信

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的最後一字“信”要移到最前麵,而謎底首字“言”則要移到最末尾去,讀作“信而無言”來扣合謎麵。

“例3”實幹之人百藝精(猜成語一,上下樓格)能者多勞

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的最後一字“勞”要移到最前麵,而謎底首字“能”則要移到最末尾去,讀作“勞者多能”來扣合謎麵。

8.蕉心格(又名:卷心格、中轉格、乙中格、調腰格)

謎底字數為四字或四字以上的偶數。猜謎時必須將謎底最中間的兩個字互相調換位置來讀,才能扣合謎麵。

“例1”孩子們都出去了(猜成語一,蕉心格)大有人在

按“蕉心格”規定,本條謎底最中間的兩個字“有人”順序對調後讀作“大人有在”,才可與謎麵相扣。

“例2”“爺爺,我馬上到”(猜《水滸傳》人名二,蕉心格)孫立、陳達

按謎格規定,本條謎底最中間兩字順序對換後讀作“孫陳立達”。此時“陳”不作姓氏解,別解為“說”。因而整個謎底義變為“孫子說立時可以到達”而與謎麵相扣。

“例3”貨物運輸要安全(猜保險名詞二,蕉心格)防損、途耗

按“蕉心格”規定,本條謎底最中間的兩個字“損、途”順序對調後讀作“防途損耗”,別解為“防止運輸途中造成損壞”才能扣合謎麵。

9.雙鉤格(又名:轉移格、倒裝格、己巳格)

謎底限定為四個字。猜謎時要將謎底前兩字與後兩字順序對調來讀,即原字序1234必須調整成3412的順序來讀,方可扣合謎麵。

“例1”隻因沒有用心記(猜成語一,雙鉤格)忘乎所以

按“雙鉤格”規定,本條謎底前二字與後二字順序要調換讀作“所以忘乎”,別解為“所以忘記了”來與謎麵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