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某世紀某個年代末,國有企業紛紛破產,下崗工人一撥一撥地湧向社會。有的廠子,破產處理的好一點兒,“4050”年齡段的,國家給予一定的補償,買斷。這些都是市裏原來好也一點兒的企業。
區裏破產企業的工人就沒有這麼幸運,簡單發點失業金,推到社會上,算了。於是擺地攤的,蹬三輪車的,飯店裏擇菜、刷盤子的、私營企業打工的……如此等等,你我共睹。看到這些,相信能產生一點共鳴。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需用錢,上有老下有小,都得吃飯哪;還房貸,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需用錢哪。
當然,也應該說,正是那個年代,產生一批一批的下崗工人。同時,也產生一些老板。很多民營公司也應運而生。正如危機,往往很多人看到的是危險,而少數頭腦清醒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機會。
比如說,即將登場的卜仁先生,此時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東旺公司任總經理多年。卜仁先生,50多歲的年紀,看東西時略顯斜視,中等微胖身材,省工大畢業。早前兒那會兒,在市裏某局任經理一職。現在是停薪留職呢,還是其他什麼情況,官員們的事,小老百姓又怎能得知。
卜仁先生經過在東旺公司幾年的管理工作,對機械製造公司的“人、材、物、產、供、銷”主要生產結構及流程掌握得差不多了。產品當然也都了解一二。並且,卜先生也很會,在公司內為人方麵,舍得花公司的錢,上下混得一些人脈。
近日,卜仁先生好生懊惱,可以說是寢食難安。因為,自從常用工具產品成功打入A國以後,訂單源源不斷,高利潤及出口退稅,回收很快的資金,公司效益日趨上漲。公司員工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公司也給高層、中層在配車方麵給予幾萬元的補貼,並且每月報銷一部分油錢。公司給卜仁先生也配了輛10多萬的大眾車。
公司的形式好,作為公司的總經理,應該說高興才對。然而,眼瞅著別人吃肥肉,自己喝稀湯,卜仁先生心裏卻是隱隱作痛,暗罵:“他媽的,真是好生意。和老板談了好幾次,就是遲遲不答應給股份,真他媽黑。”
這一天,銷售內勤拿著銷售單,來總經理辦公室,讓卜仁先生簽字,卜仁先生審視單子,表情肅穆:“又是發A國的?120件?”內勤畢恭畢敬,垂手而立:“報告總經理,是的!”簽完字,內勤轉身輕輕掩門離去。卜仁先生從老板椅上慢慢站起來,點燃上一支軟“中華”,皺著眉頭,在辦公室來回踱了起來。
踱了五個來回以後,卜仁先生迅速走到辦公桌旁拿起電話,撥了一個熟悉的號碼,壓低聲音:“小吳,晚8點老地方見。”打完電話,卜仁先生長長出了一口氣。
卜仁先生打電話的小吳——吳義先生,中等身材,40多歲,平頭,小眼睛,眯成一條線,市理工學院畢業,崇尚《厚黑》,原在國營起達公司運行科工作,破產後來東旺公司已有四年有餘,先從基層車工幹起,後是帶班長,然後是車間主任,這不,提生產副總的意向也提上日程。
此時,吳義先生正駕駛著公司剛給配的桑塔納向老地方夜總會走著。吳義先生心中有些矛盾:這幾年老板對我不薄,產品方麵真是手把手的教,毫無保留,工資、紅包,還有存款的高息,每年收入能有個10多萬,比在先前的國營起達公司,天地之別,又剛剛給配了桑塔納,出去幹,真有點‥‥‥再說,家裏也不太同意。
轉眼間,老地方夜總會已在近前。吳義先生停好車,朝周圍機警地看了一下,轉身走了進去。來到進8號包廂門前,吳義先生又朝周圍機警地看了一下,推門走了進去。
包廂內,上好的西湖龍井已經沏好,見吳義先生從外麵進來,卜仁先生從小姐懷裏抽出手,隨即一揮:“出去。”小姐應聲整衣而退。吳義先生從卜仁先生對麵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