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無後嗣夫婦妻亡 後因得子喜氣滿堂(1 / 3)

有雲:人生在世幾十年,爭名奪利為姻緣。

人心不足蛇吞象,螳螂擋車膽不寒。

酒色不貪能長壽,財氣不好可延年,

與世無爭隨俗過,何必用盡巧機關。

話說大明國朝年間,有一位庶民,姓趙名安,字德賢,原是種田為生娶妻張氏,夫妻二人不做生意,靠幾畝田地為生,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曾生得一子,隻有一個女兒,平日裏省吃儉用,積暫了些房屋財產。雖稱不上是富裕,倒也安然度日。女兒長大成人,早已出嫁。隻剩下夫婦兩口過活,倒也安然無恙。

一日,晚飯後夫妻二人坐在屋內閑聊,趙安道;你我二人年過四旬,尚無子嗣,人生易老,轉眼白頭,老弱病殘,依靠何人?房宅田產交與回人?趙家香火從才此斷矣。說罷,不覺潸然淚下。張氏見了哽咽道;你我半世以來,雖未行善積德,亦未作惡多端,老天有眼,決不絕你後嗣,得子有早有晚,若是女該得時,半路得上也拋棄了,勞而無功,枉添許多煩惱,趙安道;夫人說的也是。

光陰流逝,轉眼年近半百,尚無後嗣,禱禱求神,無時無刻不將此事掛在心上,從此憂鬱成疾,延醫調治,百藥無效,眼看待死,一張氏喚丈夫來床前道;你我二人夫妻一場,不曾生得一子,隻有一個女兒早己出嫁,我命將盡,但隻是撇下你獨自一人,孤守空宅,可惜,可痛,我死亦不瞑目矣,說罷,愴然淚下。趙安在旁勸道;夫人且放寬心,莫說此話,張氏道;三十年夫妻恩愛,今永別矣,日後尚能再續一媳,生得一子,補我未竟之事,了我夙願。我在九泉之下心亦安也。說罷,驀然倒在床上,再叫不醒,一命烏乎。

正是;隻想生子續後嗣,誰料終生未得誌。

趙安痛楚一場,將妻子安葬已畢,獨自一人,無事便在房中獨坐,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忽聽有人門外叫道;趙兄在家嗎?趙安急忙迎出門外,見是鄰裏劉有才,劉有才與趙安平日裏相處較好,無事常來閑談,趙安將劉有才讓進房中就坐,彼此無須拱手作揖相見,分坐看茶,自不必說。茶罷擱盞,劉有才見趙安麵帶不悅之色,便道;趙兄有何事不快,麵帶愁容?趙安長歎一聲道;我今年華已過,子媳皆無,如今,孤身一人獨守空宅,為此才覺傷感,劉有才道;趙兄何不到女兒家居住?女兒女婿亦非外人。趙安道;女兒自家養得,倒也沒啥,女婿外孫未必可行。劉有才道;且將房宅賣掉,到女兒家且住幾日,總比你獨自一人,腳踏鍋台手把勺,煙熗火燎強多了,也未見不可,趙安道;老弟說來極是。

次日,遂將家產變賣,並作一將女兒女婿假意奉承,趙安見道妻二人和顏悅色,便將地交與女婿,賴其奉養,以為終身之計,也不作生兒之望了。正是;自古妻賢夫少禍,應知子孝父心安。

光陰冉冉,不覺半年過去,不料與女兒關係漸漸疏遠,趙安每日裏,惟恐有甚麼不到之處,十分小心。

忽一日,在門前閑坐,見外孫走出屋來尋爺爺吃飯,趙安便道;你找我吃飯嗎?外孫答道,我找我爺爺,不是找你,趙安聞得此言,好感心酸。自想道;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果不虛言。我雖年過四旬,精力未衰,何不獨自生活,倘或能再續一房媳婦,生得一男,亦是趙家後代,將來有望了。

過了數日,輕明節屆,趙安備些香紙祭品,往墳塋掃墓,來到墳前,擺上祭品,焚了香紙,祭奠已畢,趙安拜伏墳前,口中念道;

可憐趙某年垂邁,尚無後裔好哀哉;

今朝夫來拜婦墳,他年誰來將夫拜。

趙安說到此處,撲簌簌潸然淚下,忽聽有人勸道;趙兄且莫悲哀,趙安忽聽有人說話,隻得勉強收淚,抬頭看時,見是老友劉有才,趙安拭淚道;劉老弟何時到此?劉有才道;適才也到墳前掃墓,路過此地,忽聽有人自言自語,哀聲歎氣,聽聲音好似趙兄,便來看看,適聽趙兄之言,心中好不快樂,不知到到女婿家中,招待的一向可好?趙安聽了又落淚道;隻因此事,令愚兄倍加傷心。劉有才勸道;趙兄且莫煩惱,雖然年紀將暮,精力未衰,另娶少妻,子嗣上,亦有可望。徒悲無益,趙安勉強收淚,送劉有才先行,獨自一人散悶。徐步歸來。

回來之後,遂將自己留下餘錢,央媒娶了李家之女,趙安大李氏十七歲,

轉眼三載過去,李氏不曾有孕,趙安暗想,至此暮年,子嗣之事,己是水中撈月了,疑惑間,門開處,走進一人,趙安看是劉有才,彼此落坐,敘說家常,提及此事,劉有才道;前日聽說江南有個娘娘廟,看病求子的,甚是靈驗,趙兄何不前去一試,離此又不甚遠,趙安道;如此說明日不妨一試。劉有才又勸說不必憂慮之言,便自離去,趙安將此事說與李氏婦人,李氏欣然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