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集郵界的亮麗新秀
王宏偉,叫這個名字的不知有多少?歌壇的王宏偉嘹亮的歌聲隨時在耳邊回蕩,身影時常出現在屏幕或舞台上。可近幾年,郵壇的王宏偉脫穎而出,十分活躍,不是鮮為人知,而是郵人皆知。王宏偉涉足集郵,起因是他上中學時父親給了他一枚《萬裏長城》郵票。就是這枚小小郵票,催生出一位集郵界的亮麗新秀。從學生時代收集郵票由少到多,由選題泛泛,到逐步確立專題深入探討。自北京市商業學校學習、畢業、留校,集郵一直未間斷。1988年任教四年時,這位25歲的青年教師就編排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專題郵集,第一次在中國郵票博物館展出,此後又參加了在天津、武漢、廣州等地的巡展,這部郵集曾獲當時集郵文化大賽的三等獎。有人說:興趣像一隻鳥,習慣讓自己的“興趣”隨時出來透透氣的人,才能常保這隻鳥飛翔的能力。正是這次展覽,使王宏偉把集郵不僅當作愛好,更是一種追求,從此確定了今後要飛翔的目標。
工作之餘,集郵已成為王宏偉生活中的全部,欣賞郵票、編排郵集、撰寫文字、整理資料、拍攝照片、各地采風……在集郵的過程中,《集郵》雜誌成了他的良師益友,許多郵報郵刊必讀必看。特別是1992年7月《中國集郵報》的創刊,他萌生了到《中國集郵報》工作的念頭,為此,他在學校辦了停薪留職。為能勝任辦報的工作,他先後到《中國人才報》、《中國開發報》等兼職學藝。在掌握編稿、劃版、校對等專業知識後,他應聘擔任了《中國集郵報》的業餘編輯,因為他的執著努力,1994年7月14日,剛過而立之年的他被正式調入《中國集郵報》編輯部。這時的王宏偉,工作和情趣如同兄弟,視同手足,同心協力,銳不可擋。
作為一名記者,王宏偉每月采寫報道過萬字,一年下來,發表的文章十幾萬字;作為一名編輯,王宏偉每周編輯稿件達二萬字,一年下來,編輯的稿件突破百萬字,多次獲得最高工作量的獎勵;作為一名集郵者,王宏偉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編排的郵集不斷提升水準,2001年專題郵集《水》獲得全國郵展大鍍金獎加特別獎,2003年該郵集還獲得國際郵展大銀獎。我與王宏偉有多年的工作交往、有集郵同好形成的共識、有編排郵集及有關愛好的經曆。特別有趣的是集郵者說我倆“水火不相容”,他搞的專題是“水”,我搞的專題卻是“火”,可實際上敢“玩火”才能百煉成鋼,研究“水”才能追溯生命之源。這種笑談,不僅增加了許多生活情趣,而且也會起到鞭策激勵的作用;正是工作需要和自身愛好,我們都喜歡攝影,王宏偉拍攝了上百名集郵人物,拍攝了許多重要集郵活動的畫麵,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曆史鏡頭;為工作,他勤於動筆,經王宏偉所采訪的集郵人物,發表的專訪文章就有幾十篇。
王宏偉自1994年擔任《中國集郵報》記者編輯以來,先後對全國集郵聯的“四大”、“五大”,’96北京國際郵展、’99北京世界郵展、\"2003綿陽國際郵展,南京、重慶等地的全國郵展,以及其他一些重大集郵活動都進行了采訪。而王宏偉挎著大大的攝影包、拿著高級相機、不知疲倦、四處奔波的身影和他見到每一位集郵者時總是笑嗬嗬的麵容,也成為這些重大集郵活動中一道美麗的“風景”。我們隨時都可看到他所采寫的文章見諸報端,十幾年來,王宏偉所撰寫的一些重要文章曾多次獲得好評,如《集郵界的將軍們》、《普29平型關郵票考》、《歹徒印假票神警建奇功》、《郵票銷毀大行動》等,許多稿件先後獲得過全國郵電係統、全國集郵聯、《人民郵電報》社及《中國集郵報》好新聞獎,他本人也曾被《人民郵電報》社評為優秀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