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頌

商祺

南開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課題組 敬上

2006年9月

課題組聯係人:張小兵

通信地址:天津市南開大學西區公寓8號樓B座10層403室

郵編:300071

聯係電話:022-81342804,13861565598

第一部分:個人和公司基本情況。請在您認為合適的“□”內打“√”或在_____________上填寫相應的內容。

您個人簡單的資料(該信息不記名,數據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我們將絕對保密)

1.您的性別:□男 □女

2.您的年齡:□18-30歲 □31-40歲 □41-50歲 □51-60歲 □61歲以上

3.個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 □1000-2000元 □2000-3000元 □3000-4000元 □4000元以上

4.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 □高中或中專 □大專 □本科 □碩士及以上

5.在本企業工作時間:□1年以下 □1-3年 □4-6年 □6年以上

公司基本情況(數據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我們將絕對保密)

1.貴公司名稱:__________________

貴公司所在地:_______________省(直轄市)_______________市(區/縣)

2.貴公司成立約:□3年以下 □3-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20年以上

3.貴公司的員工人數:□30人以內 □30-100人 □100-500人 □500-1000人 □1000-2000人 □2000人以上

4.貴公司的銷售收入(截至2005年底):□100萬以內 □100萬-500萬 □500萬-1000萬 □1000萬-5000萬 □5000萬-1億 □1億-3億 □3億-10億 □10億以上

5.貴公司的經濟性質:□國有控股企業 □民營控股企業 □外商控股企業

6.貴公司目前主業所屬的行業為:□電子通訊、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軟件業 □醫藥製造業 □新材料或合成材料業□化工、紡織、機械製造業 □其他

第二部分:請您根據貴公司情況在表格的右邊選擇一個適當的數字,來代表您自己對該問項的同意程度(在數字上打“√”選擇)。

問卷到此結束,請您檢查有無遺漏。再次感謝您的合作!

4.4.2預調查數據分析

預調查數據分析應用SPSS11.5和LISREL8.51等統計軟件進行。筆者先對有效配對問卷進行編號,然後將所有有效的原始數據輸入到SPSS軟件中。在輸入過程中,電腦編號與問卷編號一致。預調查數據分析主要針對樣本情況和信度及效度的檢驗。

4.4.2.1樣本情況

預調研樣本總體情況。

4.4.2.2信度和效度檢驗

應用SPSS11.5中的Recode程序先對反向問項進行分值轉化,然後利用最大期望(ME)法處理缺失值,接下來計算出每個量表的Cronbachα係數,結果分別。

Cronbachα係數分析顯示,在基於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係統量表中,刪除D2(問項和總體相關係數0.2947)、E2問項(問項和總體相關係數0.3839)後可以使Cronbachα係數從0.8988上升到0.9237;在基於承諾的人力資源管理係統量表中,刪除G2(問項和總體相關係數0.2966)和H1(問項和總體相關係數0.2981)問項後可以使Cronbachα係數從0.8796上升到0.8960;知識獲取量表中,刪除I4(問項和總體相關係數0.3057)問項後Cronbachα係數從0.8881上升到0.9163;組織記憶量表中,由於L2問項和總體相關係數0.3921較低,刪除後Cronbachα係數從0.7845上升到0.8162;這四個量表刪除低相關係數問項後的Cronbachα係數均達到0.7的可接受水平(Nunally,1978)。

員工能力量表(Cronbachα0.9438)、員工激勵量表(Cronbachα0.8818)、信息分發量表(Cronbachα0.9433)、信息解釋量表(Cronbachα0.9497)、財務績效量表(Cronbachα0.9365)、創新績效量表(Cronbachα0.9178)的Cronbachα係數也都達到0.7的可接受水平(Nunally,1978)。總體上來說,量表的信度較好。

本研究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來對問卷的建構效度進行檢驗。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742,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P<0.000),表明數據具備因子分析的條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根值大於1為標準來截取數據,並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法(varimax),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顯示,共有9個因子(因子8命名為員工激勵,因子9命名為員工能力,因子2命名為基於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係統,因子3命名為基於承諾的人力資源管理係統,因子1命名為信息解釋與組織記憶,因子5命名為知識獲取,因子4命名為信息分發,因子6命名為財務績效,因子7命名為創新績效)的特征根值大於1,9個因子的累計解釋方差達78.959%,共同度(除L3、D1和H1外)均超過0.6水平。因此,可以初步說明問卷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另外,信息解釋量表K1-K4問項與組織記憶量表L1、L3、L4問項經過因子分析後聚於一個因子上,因為信息解釋指詮釋事件並產生共同理解(Daft&Weick,1984),反映人們對獲取信息的同意程度(Brockman&Morgan,2003)。一旦共同理解和接受的信息被保留在組織中的個體、文化、組織結構(structure)和組織生態(ecology)(Walsh&Ungson,1991)中並以三種形式——集體信仰(collectivebeliefs)、行為慣例(behavioral routines)和物質載體(physical artifacts )而存在(Moorman&Miner,1997)時,這種組織存儲的共同理解則可以用於今後的信息解釋中去,從這點來理解信息解釋和組織記憶歸於一個因子是合理的。

2.因子載荷小於0.4在表中沒有標出。

4.4.3形成正式調查問卷

在上述對預調查數據信度和效度分析中,本研究將D2、G2、H1、E2、I4和L2問項給予刪除,同時把信息解釋變量和組織記憶變量合並為一個新的變量(信息解釋與組織記憶),調整後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礎上,筆者調整預調查問卷的編號,確定了最終的正式調查問卷,共包括48個問項(見本節)。

同時,將與信息解釋變量和組織記憶變量的研究假設進行合並。假設H2c與H2d合並為H2cd,表述為“員工能力和信息解釋與組織記憶正相關”;假設H2g與H2h合並為H2gh,表述為“員工激勵和信息解釋與組織記憶正相關”;假設H3e與H3g合並為H3eg,表述為“信息解釋與組織記憶和組織財務績效正相關”;假設H3f與H3h合並為H3fh,表述為“信息解釋與組織記憶和組織創新績效正相關”。因此,本研究共有14個研究假設需要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