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組織學習與組織績效關係研究評述(2 / 3)

由於對組織學習定義的不同理解,研究者對組織學習的研究層次也有不同的分類,一般分為個體、團隊、組織和組織間三個層麵。雖然學習通常由個人來進行,但組織學習卻不是簡單的個人學習的綜合(Kim,1993),因為組織學習受到規範、價值觀和組織流程的影響。組織學習研究層次的不同決定了組織內個體、團隊、組織和組織間(多組織)這些主體學習的機製和過程是有區別的,同時也導致測量組織學習必須要考慮研究層次的問題。

2.3.2組織學習的過程研究

將組織學習作為一個動態的學習過程,是當前組織學習研究的一個明顯特點(Crossan,Lane&White,1999Jerez-Gómez,Céspedes-Lorente&Valle-Cabrera,2005),這個過程始發於個體知識的獲取,然後交換和整合這些知識,直到產生共享知識(Hedberg,1981),置於組織流程和文化中的共享知識存放於組織記憶(Walsh&Ungson,1991)中,又會對知識獲取的類型、信息解釋和共享方式產生影響。

組織學習的過程模型用來描述組織學習是怎樣發生的過程和步驟,目前的研究有三階段、四階段或五階段之分,但大多數學者持四階段論。例如,Argyris和Schn(1978)將組織學習過程劃分為發現(discovery)、發明(invention)、執行(production)和推廣(generalization)四個階段。他們認為,每個階段承擔不同的任務。Huber(1991)認為組織學習包含知識的獲取、信息分發、信息解釋和組織記憶四個方麵。Dixon(1994)認為組織學習過程與個人學習過程相似,都是信息處理過程,隻不過由於組織學習的主體是組織,其學習過程更為複雜。他指出,組織學習過程包括四個階段,分別是信息產生、信息整合、信息解釋和授權行動。Slater和Narver(1995a)將組織記憶作為組織學習的反饋階段,使得組織學習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回路。這樣,組織學習過程就分為信息獲取、信息傳播、共同理解和組織記憶四個階段。

Chen(2005)、陳國權和鄭紅平(2005)、陳國權和馬萌(2000a)、陳國權和李讚斌(2002)都指出組織學習過程包含發現、選擇、執行、推廣和反饋五個階段,其中的發現和選擇階段更多涉及的是信息獲取,其餘幾個階段分別和信息傳播、共同理解和組織記憶相對應。Crossan,Lane,White(1999)、於海波,方俐洛,淩文輇(2004)認為組織學習過程是由獲得、解釋、整合和製度化階段所組成,其中的製度化和Huber(1991)的組織記憶的含義是一致的。而Nevis,DiBella和Gould(1995)修正了Huber對組織學習的描述,將組織學習過程整合為獲得、分享和使用三個階段。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這些組織學習的過程模型的共性在於認為組織學習過程不單純是一種知識和信息的流動過程,更是一種心理和社會互動過程,正是通過這種心理和互動過程而實現了知識或信息的產生和流動。盡管對組織學習各階段劃分和界定有所差異,但是一般都認為組織學習是一個包括不同階段和維度的過程,基本上可分為知識獲取、知識分發(或傳播)、知識解釋和組織記憶等幾個階段。

2.3.3組織學習的測量研究

組織學習的測量主要指對於發生在組織層麵的學習測度。對組織學習的測量主要集中於兩個角度,其一是以組織為對象的組織學習測量;其二是以學習為對象的組織學習測量(趙海峰,程潔,萬迪昉,2003羅慧,萬迪昉,趙海峰,2004)。以組織為對象的測量研究關注三個方麵:以企業或其下屬部門為研究對象的宏觀研究;以個人為研究對象的微觀研究和混合了兩種方法的中觀研究。而以學習為對象的測量研究集中在三個方麵:關注於學習結果的研究[如陳國權,馬萌(2002)];關注於學習過程研究(如Crossan,Lane&White,1999Tippins&Sohi,2003)和結合兩方麵的綜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