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濤
在《中華武術》雜誌創刊三十周年之際,本刊舉辦“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
武術影響力應該是怎樣的力量?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物應該是怎樣的人物?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答案或許不同。本期話題,聽武術業內外人士暢談自己心目中的“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聽武術專家和熱心讀者為“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評選出謀劃策。
昌滄(《中華武術》雜誌第一任主編)
評選有影響力的武術人,前提是武德。還有一個核心,是貢獻。在武術的傳承與發展方麵貢獻突出,並且受到武術界廣泛認可的。武術的宣傳也是對武術的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所以武術媒體人可以加入評選的行列。
具有武術影響力人物的評選前提是看這個人的人品,武以德為先,品德要高尚、正值、剛正不阿。如果人品不好,再有才華也對武術沒有好影響。古今中外,曆史長河,多少有才華的人,卻人品不好,最後是越有才華對社會和國家的危害越大。比如南宋的秦檜,是中國曆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他進士出身,曾任太學學正、禮部尚書,兩任宰相,前後執政十九年,應該算是有才華了,但是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忠良嶽飛,遺臭萬年。大漢奸汪精衛,省級狀元,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留學法國,曾經擔任國民黨政治委員會主席,卻公開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自任主席,並以出賣國家的領土主權為代價換取日本對其成立偽政權的支持。
所以,評選有影響力的武術人,前提是武德。還有一個核心,是貢獻。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對社會索取了什麼,而在於他對社會貢獻了什麼。一個人來到人世間,不僅是索取,而要對國家和人類社會有所貢獻。作為武術人,在武術的傳承與發展方麵貢獻突出,並且受到武術界廣泛認可的。
在具備前提與核心的基礎上,技藝、才能也是十分必要的,技藝超群,在武術技理上有較高造詣。
我覺得武術的宣傳也是對武術的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所以武術媒體人可以加入評選的行列。
吳京(功夫影視明星)
傑哥也算得上是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物。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物還有著名導演張鑫炎,他導演的電影《少林寺》可以說是一部在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我認為,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物裏一定會有我的恩師吳彬。吳教練不僅一手造就了北京武術隊,而且有“金牌專業戶”的稱號。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裏他培養出了以李連傑、王群、王建軍、唐來偉、李霞、郝誌華、壯暉、劉清華等為代表的數十位男女弟子,這些優秀的運動員不僅在他們的運動生涯中成績優異,而且在退役之後也都在各自的領域中做得很成功。吳教練的學生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為武術的推廣和傳播做出很大貢獻。
也正是在吳教練“不放過一棵好苗子”的珍惜人才的思想下,武術界才可以誕生像李連傑這樣的優秀運動員,也才有如今叱吒國際影壇的功夫巨星。我也是在吳教練一路的嚴格要求和悉心嗬護下走到今天。
傑哥也算得上是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物。當他的身份是武術運動員的時候,他蟬聯1975年到1979年全國武術比賽冠軍,更在1979年的第四屆全運會上創造了一人奪得5塊金牌的奇跡。當他的身份轉換為功夫演員,成為好萊塢一線明星時,他並沒有停步於巨星的身份,創辦壹基金、投身慈善事業,如今,還身兼中國武術形象大使,致力於太極拳的傳播。
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物還有著名導演張鑫炎,他導演的電影《少林寺》可以說是一部在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表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賣弄,通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武術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欣賞到了中國武術的真功夫,引發了繼李小龍之後第二次全球武術熱潮。各界人士紛紛讚譽:中國武術開創了真功夫電影的先河,真功夫仍在中國。
崔岩(中央電視台《武林大會》導演)
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一定要專心為武術的發展做努力。
這幾年擔任《武林大會》導演,接觸到一些武術人,從對武術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也算是半個武術圈裏的人了吧。
我個人有一種感覺,就是民間各個拳種的私心比較重,更多關心自己的拳派如何發展,著眼點不是放在對整個武術事業的推動上。武術要想發展,必須要形成合力,必須各個拳種之間都團結起來,要形成整體的發展。
雖然《武林大會》一直在打拳派文化的牌子,節目的初衷是通過各個拳派的交流展示傳統武術。比賽的重點並不是個人得失或者比賽結果,而是通過交流,推動武術整個文化品牌的提升,讓每個拳種在武術大發展的趨勢下可以共同受益。
這也是我接觸武術這幾年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處理各個拳種流派之間關係的時候,很難,這也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我感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各拳派之間展示的平台少,所以一旦擁有了展示的機會,就會非常在乎得失。可喜現象是各個拳種和流派還是越來越開明,《武林大會》從去年開始打拳種之間的對抗,到目前,各拳派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斤斤計、錙銖必較了,思路和心胸還是逐漸放開了。我想各個拳種也會逐漸理解,為他們提供這樣一個開放、公開的切磋平台,重要的是交流和展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有利於大家共同發展的。
所以我感覺,具有武術影響力的人一定要專心為武術的發展做努力。像《武林大會》的總裁判長蔣家駿老師就是一個不在乎個人利益,為節目默默做貢獻,為武術的發展默默做實事的武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