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悠悠太極寄哀思,懷念馮誌強先生(1 / 2)

文:龔建新

五月六日下午,我的老朋友、陳式太極拳傳人謝誌根先生給我打來電話:

“告訴您一個不幸的消息,馮誌強老師於昨天下午兩點多鍾去世了……”

我的頭嗡的一下,感到一陣空白……

“這是真的?!怎麼回事?!得了什麼病?……”

我急切地詢問,謝老師聲音緩慢、沉重地敘說著:

“……他病了差不多有兩年了……轉移了,沒有辦法……”

我似乎在聽,又仿佛什麼也沒聽見。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了。就在去年11月初,在北京九華山莊舉辦的第三屆混元太極拳國際交流大會上,我還見到了馮誌強老師。他雖然不像前兩年那樣精神矍鑠,卻也還硬朗,聲音依然洪亮,看不出大病纏身的樣子。沒想到不過半年,他就去了……

惋惜、悲痛、感歎……一時間,我的內心五味雜陳,不知是什麼滋味……

我認識馮誌強老師有二十多年了。

1990年春末夏初,在北京天壇公園裏舉辦的一次陳式太極拳交流表演活動上,我第一次見到了馮老師。那時,我正從部隊轉業回京,在等待安排工作的大半年時間裏,我每天都到天壇公園跟一位姓杜的老師傅學習陳式太極拳。那時,我在部隊看書自學陳式太極拳已經有兩三年了,雖然還不得要領,但是對太極拳的掌故和陳式太極拳的名家卻多有了解,尤其是馮誌強老師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隻是可惜,無緣相見。

那個春末夏初的上午,杜老師帶著我們幾個學員參加陳式太極拳研究會舉辦的交流表演活動,在這次表演活動上,我見到了馮老師,第一次看見他表演他新創編的混元24式太極拳。隻見他動作螺旋纏繞,鬆柔緩慢;拳勢大開大合,氣勢磅礴,頗有繪畫中的大寫意風采。一趟拳練罷,全場掌聲雷動。

可是,馮老師卻很謙虛,說:“過獎了,我練得也不好。”

一位老人打著哈哈說:“您要練得不好,我們就都甭練了。”

一代太極拳大師高超的拳藝,謙虛的品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以後,我雖然沒有跟馮老師拜師學拳,卻也經常到天壇公園月季園,看他課徒授藝,從中學習一二。那時他每個周末上午在天壇教拳,主要傳授混元24式、48式太極拳,有時還指導徒弟們練習推手。他在給學生講解推手技巧時,往往會吸引許多人在旁邊觀看。他那出神入化的推手技擊功夫,讓人感受到了太極拳“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玄妙。有一次,我看到他指導學生練習太極劍,他那如遊龍般的身法,讓人歎為觀止。

1998年,我調入《中華武術》雜誌,從事武術編輯記者工作。這一工作,使我有了廣泛接觸各派武術名家老師的機會。2000年6月的一天,我第一次采訪了馮誌強老師。記得那天是個炎熱的大晴天,在朝陽區柳芳北裏的一座高樓裏,我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馮老師。當聽說我也練習陳式太極拳時,馮老師非常高興,他讓我做了幾個動作,還和我搭了搭手,給我講解了太極拳推手的技巧,講了練功的方法。那次采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馮老師渾厚的太極拳功力,還有他高尚的武德。在他掛滿錦旗的房間裏,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兩位老師胡耀貞和陳發科的照片。他說他總是忘不了兩位授業恩師,總是記著他們的教誨。他還說,練武要重武德,要講手德和口德,不要出手傷人,也不能出口傷人……那次采訪,我不僅從馮老師身上學到了拳藝,還感受到了一位老武術家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