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告將軍,我們在洛陽西二十裏附近發現有兩隻軍隊交戰,看旗幟,一方似乎是曹將軍。”兩個時辰後,於糜和樊能兩人就帶著士卒推著一輛輛滿載著竹簡的輜重車走出了洛陽,武安國和劉巴兩人正在查看車上的書籍,突然,一名哨探飛馬來報。
“曹操?”
聽了那名哨探的稟報,武安國就知道這曹操肯定是如原曆史中的那樣撇下聯軍,獨自去追擊董卓去了。結果被呂布等埋伏,差點全軍覆沒。不過雖然此刻得到了曹操兵敗的消息,但是武安國卻在猶豫自己要不要發兵去救,很簡單,曹操不是劉備,也不是孫堅、孫策,這家夥憑著一己之力,連連以弱克強,直至最後一統中原,可謂整個漢末、三國時期第一梟雄。如果自己不打算投靠曹操的話,那麼不論是何種情況,他都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雖然曆史上曹操在沒人支援的情況下也最終逃的一命,但凡是都有個萬一,萬一此次能夠借董卓的手除去曹操呢?
“來啊,整軍,命令我部的一萬騎兵隨我去接應曹孟德···。”
猶豫了許久,武安國還是決定出兵救援。道理很簡單,眼前武安國最大的敵人是袁氏兩兄弟而不是曹操,留著曹操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拖延袁氏兩兄弟的發展速度,給自己爭取時間。至於以後的事情,也隻能以後再說了。
“操命喪於此矣,賢弟快去,或可脫得一名。”
“公可上馬,吾願步行。”
“那如若賊兵追到,公將如何?”
“天下可無洪,絕不可無曹公啊。”
此刻的曹操,還不知道武安國已經帶兵前來救援,正是身處絕境之時。身邊隻有曹洪一將,得了曹洪讓出的戰馬後,倉皇而逃。
“命已至此,不得複活矣。”二人一騎馬一步行,行了幾刻鍾,卻來到了一條大河之旁,擋住去路。更為絕望的是,河對岸有一隻西涼軍,將旗上大寫一個徐字,隔河追來。
二人反身就逃,但是不過一刻鍾就被西涼軍追上,曹操正絕望的時候,夏侯兄弟卻帶著數百騎兵趕到,拚死擋住了西涼軍。“唉,雖得元讓、妙才的援兵,但終歸杯水車薪,看來是天意要操喪命於此啊。”看著重重圍來西涼軍,曹操頓覺一陣陣絕望,拔出腰間佩劍就要自刎。
“孟德勿慌,某武安國來矣,賊將受死···。”
正在這時,武安國帶著一萬騎兵飛馬趕到。正好西涼軍的將領正在兩軍陣後指揮兵士,武安國一磕馬腹,飛馬朝著徐字旗下的西涼軍將領衝了過去。“啪啪啪···”數錘,砸死了想要上來阻攔的西涼軍,一錘磕飛敵將手中的鐵槍,然後錘柄一轉,就將敵將砸於馬下。“給我殺···。”一麵命親兵將還在掙紮的西涼軍將領綁了,武安國一麵下了全軍衝鋒的命令。
“兄弟們,是武安侯的交州軍,我們的援軍到了,隨我殺啊。”曹操也看到了武安國的將旗,當即就將剛剛架在脖子上的寶劍拿了下來,催馬帶著麾下殘存的士兵當先發起了攻擊。
“徐將軍被擒了···。”
“敵軍援兵到了···。”
“逃啊···。”
剛剛還在圍攻曹操的西涼軍,刹那間就陷入了被前後夾擊的尷尬境地。再加上主將被武安國打落馬下擒住,這些西涼兵瞬間就失去了戰意,四散而逃。
“孟德為何不與袁本初等在一起,反而在此被西涼軍圍攻呢?”殺散西涼軍後,武安國策馬來到曹操跟前,明知故問道。
“別提袁本初,此次董卓倉皇而逃,本是我等追上將其剿滅,匡扶漢室,立不世之功之時。誰知這這庶子卻左右推脫,逡巡不前。無奈,操隻得帶著本部人馬獨自追擊。當真是小看天下英豪,故此才中了敵人伏兵之計,如果不是侯爺及時來源,操恐怕要命喪此地了。隻可惜那萬餘跟隨曹某討董的壯士,都因操一時莽撞,而丟了性命···”拄著寶劍,曹操一臉悲愴的道。
武安國點點頭:“孟德此番卻是孟浪了,董卓此賊雖是倉皇而逃,但實力畢竟未損,豈可獨自追擊?至於那袁氏,國本就對他們不報以希望,聽聞當日就是這袁本初向何進覲見,招外軍入京,方才致使今日悲劇。我看要不是董卓殺了那袁紹全家,他估計連猛攻虎牢關都難。哎,世家閥門,這些人未必就比董卓這賊子好到那去,孟德今後與他們相處,要千萬小心。”見曹操對袁紹一臉不滿的樣子,武安國當即就開始給袁氏上眼藥。
“是啊,也怪操識人不明,才錯推那董卓當了盟主,致使討董大業功虧一簣。如今這董卓逃回了長案,緊靠其涼州根據地,又有潼關此等險關,想要再勝之,恐怕就難了。”曹操此刻正是對袁紹厭惡值max的時候,因此對武安國的挑撥是照單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