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小兒休要猖狂,我夏侯惇前來會會你···。”
十幾招後,最為桃園三兄弟的最後一位,劉備被呂布殺得手忙腳亂而逃。而這麵早就等候多時的夏侯惇立刻衝了上去,接住呂布廝殺。之後是夏侯淵、曹仁、曹休,袁紹的部將顏良、文醜,袁術的部將紀靈、橋蕤等等。這些人有的能和呂布打上幾十招,有的隻能如劉備那樣借個十幾招。但奈何聯軍將領多,即使有高順、張遼等人替換,一上午下來,呂布還是累的大汗淋漓。
“相國,情形似乎不對,看關東軍這架勢,是要用車輪戰耗死溫侯。”虎牢關之上,一文士對正在觀戰的董卓道。
“車輪戰?”聞言,董卓皺了皺眉頭:“可是我兒不是也有高順、張遼等將幫助嗎?”
文士搖了搖頭:“張將軍和高將軍雖然能頂替溫侯一兩陣,但是大部分的對陣還是靠溫侯自己接下來的。對方這明顯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使溫侯隻能敗將而不能像之前那樣斬將,敵軍將領雖敗,但是隻要下去休息一陣,自然又可再次上陣。如此反複,溫侯必敗無疑。”
“可是除了高順、張遼,我們西涼軍還有張繡、胡車兒等猛將,拍他們下去,難道不能破了敵軍的車輪戰嗎?”董卓有些不解的問道。
文士搖搖頭:“恐怕不行,這些人雖然同是猛將,但與關下的那些敵將武藝相差不大,最多就是幫溫侯頂上一兩陣,還是無法彌補無論和敵軍之間戰將數量的巨大差異。”
“那依你的意思,這麼打下去,我兒是必敗無疑了?”董卓總算明白那文士想要說什麼。
文士點點頭:“不錯,如此打下去,溫侯遲早會因為氣力耗盡而敗。更何況敵軍還有一個之前曾經擊敗溫侯的武安國沒有出手,溫侯必敗無疑。不過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這場必敗的鬥將,而是之後···。”
“之後。”聽文士這麼說,董卓的粗眉毛不自主的挑了挑。
文士再次點點頭:“溫侯打遍我西涼軍上下而無敵手,因此在我軍中聲望頗高。如果此次再敗,那就是一敗再敗,恐怕會對我軍士氣造成極為重大的損傷,到時候敵軍士氣振奮而我軍士氣衰竭,即使有虎牢關此等雄關,恐怕我們也是無法抱住洛陽。更何況了,朝廷內部還有不少人不服從與相國的統治,在暗地裏搞東搞西。以在下看來,這洛陽,我們是守不住了,不如遷都長安,畢竟那裏靠近涼州,我們也方便布置。另外,在此期間,我們還可用高官厚祿分化這關東聯軍,到時就萬無一失了。”
“好,既如此,我們立刻就動身返回洛陽,準備遷都。至於我們走後的洛陽?本相國也絕不會把他留給關東軍···。”
對於文士的話,董卓十分的信賴,蓋因為這文士名為李儒,乃是董卓的女婿。從董卓進京勤王至廢除少帝、擁立獻帝、權傾朝野,都是他幫董卓一手策劃的。至於遷都長安,在聯軍會和陳留之後,李儒就與董卓商議過此事,為的就是防止他們不是關東軍的對手,給自己留的後路。為此,李儒早就命人在洛陽城中布下謠言,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為的,就是給他們遷都長安做準備。
關下的呂布還不知董卓、李儒二人已帶兵返回洛陽,關東軍是擺明了心思要用車輪戰耗死呂布,一點吃飯休息的時間都不給他,高順張遼也早因為替呂布上陣而負傷。所以呂布隻得一個人麵對關東群雄,此戰一直打到黃昏時分,呂布終因體力耗盡而敗在了曹操部將樂進手中。
呂布敗退回虎牢關後,袁紹當即發動全軍猛攻虎牢關,隻是因為天色已黑,而在不久之後遺憾撤退。此時,呂布等人方才得知董卓已經返回洛陽,留下命令讓他全權負責虎牢關的防守,一定要牽製住關外的關東軍。
而此刻,關外的聯軍正因為再次擊敗呂布而狂歡,絲毫不知道董卓已經放棄洛陽,打算遷都長安。“報,汜水關上的守軍突然有異動,鮑信、張揚兩位將軍恐他們不是關上西涼軍的對手,特意發來求援書,請求盟主調配援軍。”第二日,昨日剛拜的呂布自然不會再向聯軍發起挑戰,沒了阻撓的袁紹當即就調配大軍,猛攻虎牢關。正在這時,一名傳令兵自汜水關而來。
“既如此,那就命長沙太守孫堅、東郡太守橋瑁和北海太守孔融帶兵前往汜水關救援。”收到求援信之後,袁紹當即就調配了三個自己的鐵杆小弟前往救援。
“還真是記吃不記打,此去,想必孫文台死期不遠矣。”看著一副忠於職守,誓死效命樣子的孫堅,武安國在心中冷哼道。他有預感,此次分兵,孫堅肯定還會像曆史中那樣先一步進入洛陽,然後走上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