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招攬 時局(1 / 2)

不一會的功夫,親兵就領進來了一位渾身籠罩在黑袍中的男子。進了帥帳,那名男子方才摘下了套在頭上的帽子,對武安國行禮道:“末將董相國麾下虎賁中郎將李肅,拜見後將軍、交州牧、武安侯。現有相國書信及陛下聖旨在此,請將軍親覽。”

“原來是董卓的人···。”武安國點點頭,示意親兵將李肅拿出的書信和聖旨拿過來。

在董卓和獻帝的聖旨之間,武安國選擇了先看董卓的書信。畢竟在這個時候,董卓的書信實際上要比獻帝的聖旨有威信的多。

“你是說,董卓要讓我當他兒子?”大致瀏覽了一番書信,武安國又打開聖旨看了看,然後哂笑的看著李肅問道。

董卓的書信中先是敘述了他和武安國當日在曲周城外的一麵之情,然後要講述了他對武安國所立功勳的崇拜,最後圖窮匕見,說他有一女,年方二八,貌美如花,欲嫁與武安國為妻。另外,還有一份大禮送給武安國,請他看在雙方已經結親的份上退兵。至於大禮,就是那份聖旨了。在聖旨中,獻帝拜武安國為驃騎將軍,同時還有關於會稽、武陵、長沙三郡的太守任命。玉璽已經蓋了,但人名都還是空的,隻要武安國填上相應的人名,就可以生效了。

李肅還沒有聽出武安國話中的語氣,猶自花言巧語道:“我家相國如今已是權傾朝野,麾下更有二十萬西涼大軍。又有溫侯呂布這樣的猛將統軍,將軍等雖然也集結了二十萬眾,但畢竟人心各異,政令不通,乃烏合之眾也,如何能與我家相國的二十萬精銳抗衡?將軍不妨就此退去,兩家解秦晉之好,將軍日後就是相國之婿,到時候既有高官厚祿在身,又有美人在懷,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如此豈不美哉。”

李肅的話音剛落,武安國還沒來得及開口,一旁的趙英奇就炸了,指著李肅的鼻子罵道:“好你個賊庶子,竟敢再次離間我夫妻感情,真當本夫人的寶劍不利嗎?”說著,就“唰”的一聲拔出了腰間的利劍,架在了一臉蒙b的李肅脖子上。

武安國一臉好笑的站了起來,拿著董卓的書信走到李肅的身邊,戲謔道:“我說你們也太不專業了,既然想要招攬與我,最起碼也要做做偵查工作吧,居然連本將軍有了夫人都不知道,你們這態度也太隨意了吧。”

感受著脖間的寒意,李肅冷汗直流,一個勁的道歉:“誤會,都是誤會,請夫人將寶劍挪開一些可好?”

“你回去告訴董卓,本侯是先帝親任的武安侯,武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乃是定國安邦之意。不是呂布那種認賊作父、三姓家奴的瘟雞。若果想活命就老老實實的滾回涼州去,否則本侯早晚將其手刃。”說著,將手中的書信摔在了李肅的臉上:“滾吧,如果不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本將早就拿下你的人頭祭旗了。”

“滾。”聞言,趙英奇也收回了自己的寶劍,狠狠的說道。

“是是是,在下立刻就滾···。”早已嚇得屁滾尿流的李肅,慌忙的拾起董卓的書信,然後連滾帶爬的跑出了帥帳。

“這好端端的,董卓為何要招降將軍?還提出要與將軍結親,還送上了這麼一份厚禮呢?”看過武安國遞過來的聖旨後,劉巴奇怪的問道。

“所謂事出必有因,早不來玩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來,肯定是發生了什麼,才促使董卓做出如此舉動,隻是到底是為什麼呢?對了,孫堅怎麼樣了?”武安國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劉巴笑了笑:“昨日孫堅剛剛收到袁紹的書信,帶著人馬急匆匆的走了。對了,根據我們的情報,屬下似乎是猜到了孫堅當日為何會兵敗了,將軍可有興趣一聽?”

武安國回道的自己的帥案後跪坐下來,點點頭:“願聞其詳···。”

劉巴一邊拿出幾分竹簡遞給武安國,一邊道:“根據我們的情報,這孫堅在來會盟的路上,曾經做過兩件大事。一是連同武陵太守曹寅,假托聖旨之命,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二是在路過南陽郡的時候,趁機羅列罪名,殺死了太守張谘。將軍猜一猜,這兩件事的得利者,分別是誰呢?”

武安國沉吟了一下,隨即答道:“逼死曹睿之事嘛,看起來最大受益人無非是新任荊州牧劉表了,難道此事是劉表授意?至於南陽太守之事,我就猜不出來了。”前麵已經說過了,荊州的州牧、刺史之爭,已經非常出名,故此武安國一下就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