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價格太貴了!”
“是有點高,不過也值這個價!”
……
“各位,按照國與國之間的軍火交易習慣,我們當然要提出一些要求了,那就是手槍最少采購1萬支起步,機槍3000挺起步,衝鋒槍1萬支起步,狙擊槍200支起步……”
胡戰魁拿出最低采購數量,省的有的人隻買百十來支想蒙混過關後回國自己研究!而且根據後世軍火交易法則,賣出去的軍火都是外貿型號的,自己也要搞外貿型號的!
自身用的武器當然得精工細作,要保證起碼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質量,這樣製式裝備後武器就不容易出問題,外貿型號的當然就不用,保證最高百分之九十的質量就行了,還得重新設計一下內部結構和材料,順便設計些錯誤觀念誤導別人,讓別的國家不容易仿製出來,就算仿製出來了那質量也要差很多!順便把他們往歪路上帶!
最後美利堅以90大洋的價格買了手槍1.2萬支,淨利潤80多萬!以860大洋的價格買了輕機槍3000挺,淨利潤190萬大洋!狙擊步槍220支,每支1500大洋,淨利潤23萬!淨利潤共195萬大洋!
德國也以90大洋的價格買了2萬支手槍,淨利潤140萬!860一挺機槍買了3000挺,淨利潤190萬大洋!狙擊步槍訂購500支,每支1500大洋,淨利潤54萬大洋!淨利潤共390多萬!
英國等國各種武器都買了一些,基本以手槍狙擊步槍為主,迫擊炮和衝鋒槍隻賣出去了一點點,淨利潤共收獲3300萬大洋!
當然這些也都不是現付的,等最少三成的定金一個月內都交了後才能算數,接下來8個月內要將武器生產出來,鑒於華國沒有海軍,運輸的事兒就不用胡戰魁操心了,人家直接上門提貨!
另外這些老外還想買迷彩服、迷彩鋼盔、護膝護肘、軍靴、作戰背心、防彈衣、作戰背包等的專利權,胡戰魁也大方的以較高的價格賣給想要的國家,畢竟這些玩意都很好仿製,能賣錢幹嘛不賣?
軍火賺了一大筆錢的消息不脛而走,民國初建,各地方都要花錢,將要實行的免費教育、醫療、更是花錢大戶,新成立的農業部、建設部、商業部、工業部等也都嗷嗷待哺,稅收又下了死命令,不許征收一文的賦稅,所以現在國府的開銷全都是隻出不進的,全都要胡戰魁和周言、韓庭開兄弟、李風、齊磊五個家族拚命生產商品賣到外國賺錢養!
既然被盯上了,那就跑不掉了,錢不是很多,先投入農業部、建設部、工業部、商業部,教育部、醫療部和軍隊這三頭吞金巨獸先由胡戰魁承擔著。
最近從北邊逃過來的難民是越來越多,北洋軍閥正在大力撈錢,一方麵也成立科技部門研究新武器,一方麵采購國外的武器裝備和生產設備,輕武器裝備好買,重武器和生產設備就不好買了,自身的研發速度又慢如蝸牛,隻能先以輕武器裝備70萬大軍!這些壓力也都落在了老百姓頭上,非常多的百姓紛紛破產,舉家南逃!
正好胡戰魁開始了大力建設,正是需要人的時候,全都接收來好吃好喝的供著,等養個一星期恢複身體後以工代賑為國家建設出把力氣。
啥都不會賣力氣的壯漢每月最低3個大洋,壯婦2個大洋,因為糧食緊張,每天隻能供應一頓幹的兩頓稀的,吃的八成飽,就這樣也比這些逃難的百姓以前的夥食待遇好!以前在家裏每天能有兩頓稀的就不錯了,每個月打打零工能有一兩塊大洋已經非常好了,沒想到新國府給俺們這些逃難的窮苦人待遇也這麼好,每個人每天都賣力幹4個時辰,想加班都不讓!
將逃難百姓中的年輕知識分子集中起來,挑選優秀的培訓當新學校的老師,一般水平的挑出來好好培訓培訓,能當老師的當老師,當不了的任國府基層吏員或從軍。
其他鐵匠木匠泥瓦匠也集中起來,作為主力參與建設,這時候可沒有那麼多工程機械,胡戰魁和尼古拉也沒有精力研發這些,研發任務很重的,所以幾乎全靠人力!而且新建設的建築都是以後世樣式高標準興建的!
武漢國府的城市內也都是老式建築,正在和百姓們商量搬遷重新規劃建設,國府大樓胡戰魁不準備建在城內,關鍵是城內水網太多了,作為國府大樓以後的交通肯定也和後世京城一樣的,所以設在了城北15公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