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一點點升起,天宗的太極廣場上已經聚集了許多的弟子,看數量應該有三千多人,在寬闊的廣場上顯得有些稀疏。
太極廣場的南麵,是一道道石階,向上走有七八米高,連通著真武大殿。
現在的真武大殿內也站著不少年齡偏大的道士,道袍上有些一些玄妙的裝飾。
這些人都是天宗的骨幹,一部分是天宗內各個口的負責人,一部分是天宗分布在漢中城及下轄各個縣城的道觀負責人。
平時他們都在各地道觀負責傳道,幫助香客解決問題,招收一些門人弟子,以及一些情報的收集。
可以說有這些道觀在,漢中這一片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天宗的眼睛。
平時這些道觀的觀主都呆在道觀主持事務,沒有大事不會回到天宗,隻是通過特殊的渠道來傳遞消息。
這一回是太玄的接任大典,各個道觀的觀主都趕了回來,準備親眼見證這一幕。
一個穿著邋遢道袍,睡眼惺忪的道人,撫著白色長須笑到“一轉眼小太玄就長大了,可以擔得起天宗的責任了,想當年他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鬼頭!”
一番話激氣了大殿內的討論,有的認為太玄可以帶領天宗完成一統天人兩宗的偉業,有的則認為太玄年級太小,還需多加磨練,才能擔得起重任。
第一種觀念的人多數是首陽山上的各個長老,對太玄的了解比較多,很信任太玄。
第二種觀念的人多半是各地道觀的觀主,對太玄了解不深,雖然有聽過太玄的天才之名,但心中總覺得太玄還是年齡太小。
兩方人的討論並沒有持續很久,“咚咚咚!”三聲清脆的響聲傳遍整個大殿,而後蔓延到整個太極廣場。
眾人說話的聲音都消失了,廣場上的弟子排列整齊站立,大殿內的各個長老分列兩旁。
都向東方的高台望去,高台上站著一個老者,麵色悲苦,正是二長老玄虛子,他身邊懸掛著一個古樸厚實的大鍾。
鍾身上雕刻著玄妙的花紋,顏色黝黑發亮,整個鍾比二長老還要高,看來想要敲響這口巨鍾,並不是很容易。
二長老看眾人已經肅立,抬頭看了看天色,抬起右手,輕輕在鍾身上撫了三下。
“咚咚咚!”
不同於前麵的清脆,這三聲鍾聲正大渾厚,由太極廣場開始擴散,傳遍整個山巔。
三聲鍾聲過後,眾人開始誦念《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
幾千人同時誦讀道德經,雲海翻騰,整個首陽山巔道韻隱現,玄妙莫測。
在眾人的誦讀聲中,一陣腳步聲響起,太玄一步一步從太極廣場走上台階,到達真武大殿,身後的弟子都抬頭看著他的背影。
陽光照耀著他的身軀,散發著一圈圈光芒。
太玄麵容肅穆,緩緩走進真武大殿,大殿內有十八根巨大的柱子,上麵雕刻著龍和雲,還有一些神獸的圖案。
太玄緩緩踏上階梯,向著掌門的寶座而去,道德經五千字很快念完,太玄已經站在了掌門的石座前。
他轉過身來,讓廣場上和大殿內的弟子能清楚的看到他。
真武道袍自帶的氣勢席卷全場,眾人隻感覺到一陣清風吹進了心中,都把目光聚集在太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