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不隻是山脈、河流、農田、樹木在自然景觀上的展露,更是曆史、文化、民粹、習俗在人文風情上的呈現;一座城市不隻是街道、房屋、橋梁、燈光在空間方位上的排列,更是信仰、理想、道德、觀念在時間坐標上的流淌。城市有外在的物質結構,也有內在的精神訴求,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它不僅體現這個城市的過往底蘊,更體現這個城市的未來圖景;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社會風氣、市民素質的綜合反映,是城市創造力和凝聚力的生動表征。城市精神以城市為地域依托、以居民為生存載體、以曆史文化積澱為血脈、以順應時勢為走向,是由群體認同感、共同價值取向和共同行為意誌組成的最具生命活力、最積極向上的城市意識形態的高度集中。
“三思三創”是寧波城市精神的當代傳承。城市精神不是突然長成的,而是長期沉澱、逐步培育起來的,是異質性和多樣性的有機結合。寧波依山臨海,擁有天然良港,素有舟楫之便,自古工商繁榮。寧波毗鄰上海,寧波人在十裏洋場創基開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還遠通海外,把世界作為拚搏創業的新場所,在異國他鄉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變更不同的經營思路,生存立足開拓求進。海洋的凶險莫測磨礪出寧波人的堅韌,海洋的廣闊包容造就了寧波人的氣度,海洋的博大精深啟蒙著寧波人的心靈。浙東文化的“切於民用”、“工商皆本”、“經世致用”,寧波商幫的重譽守則、審時度勢、務實勤奮,給當代寧波人留下了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寧波城市精神正是沿著曆史的長河流到今天、借著歲月的擺渡移往現在。
城市精神是寧波經濟社會長盛不衰的深層原因,是文化軟實力的別樣形態,受到寧波曆屆領導和普通市民的廣泛關注。從20世紀90年代起,寧波在提出建設“文化大市”的同時,對於提煉概括寧波精神進行過多次探討。1994年寧波市第八屆黨代會確定了“解放思想立大誌,奮力開拓創大業”的主題,並通過討論將寧波精神概括為:“立誌創業、務實高效、文明守法、團結奮進”;1995年,在創建港城文明的活動中,寧波將港城精神概括為:“想大局、算大賬、邁大步、創大業”;2000年,寧波全市文化工作會議又提出寧波精神要具有“開拓、開放、開明”的內涵。2005年3月,經過反複提煉後把寧波精神定位為“誠信、務實、開放、創新”八個字。改革開放以來,寧波之所以能以較短的時間,在人多地少、資源缺乏、交通落後、基礎薄弱的條件下創造出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業績,深層原因就在於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受這種文化熏陶逐漸鑄造形成的“誠信、務實、開放、創新”的城市精神,精神的形成,凝聚了全體寧波人的智慧,折射了世代寧波人的艱辛努力。
2011年2月,寧波市委根據中央、省委的部署,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引導各級幹部繼續解放思想、提振工作激情、努力爭創新優勢,在全市廣泛開展了“三思三創”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把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化落實到具體實踐中。
“三思三創”是寧波城市精神的一種特質。“三思三創”即思進思變思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三思三創”活動的核心是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目標是一流的思維理念、一流的意誌品質、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發展質量。說“三思三創”是寧波城市精神的一種特質,這裏的“特質”主要指以下幾方麵:
一是突出背景的“特”。“三思三創”是在寧波全麵落實“十一五”規劃,在全省率先進入城鄉全麵融合發展階段,為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寧波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諧局麵不斷鞏固,文化建設紮實推進,城市軟實力持續提升,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轉型發展的製約因素和“兩難”問題還很多,影響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體製機製方麵的障礙仍然存在,而廣大幹部群眾又迫切希望促進更有質量的發展、建設更有品位的城市、實現更有價值的生活的背景下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