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上了年紀的人血管會逐漸老化和硬化,皮膚上也會出現老年斑。老年斑隨著年齡增長而由小變大、由點連成片,不僅影響麵部光潔往往還是中風的前兆。多吃茄子,老年斑會明顯減少。
茄子的吃法葷素皆宜,生熟均可。建議最好生吃,將其洗淨切成條,用蒜泥、醋,再加點香油拌著吃,很爽口。即使吃熟的,也不要吃油燜茄子,因為很耗油,多吃容易使人發胖,而是將茄子洗淨,用手撕成塊放在鍋內蒸,待涼後,用蒜泥和芝麻醬拌著吃。注意一定要連皮吃,因為茄子的營養價值主要在皮裏。茄子皮含有B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能起到支持維生素C代謝的作用。最好吃紫皮茄子。
茄子性寒,所含熱能極低,老年人不能多吃。紫皮茄子的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對保護心血管、延緩人體衰老有好處。茄子去皮後因其肉中微量元素鐵被空氣氧化,很容易發黑,這樣可能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因此茄子最好不要去皮吃。
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較為適宜吃茄子,但脾胃虛寒、哮喘或肺寒常咳嗽者應慎食。
6.萵苣生吃口感好 萵苣用於熱炒、涼拌,柔嫩味美,並有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萵苣味苦性寒,功能利五髒、通經脈、開胸膈、利小便。
萵苣有兩種,一種是葉用種,即俗稱的生菜。另一種是莖用種,稱為萵筍,萵筍莖肉肥嫩。它們均含多種維生素和鈣、鉀、鎂、鐵等生命元素。每100克生菜含視黃醇298毫克,遠高於萵筍。而每100克萵筍含鉀212毫克,又高於生菜,並居菜類前列。維生素A以視黃醇含量表示,能維持正常視力和皮膚健康。鉀能保護心血管,預防血壓升高等,因此生菜、萵苣各有不同的補益功效。另外,日本學者發現,萵苣含有分解亞硝胺的酶,能消除致癌物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所以萵苣是一種生吃熟吃皆可的健康菜肴。
7.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吃方法 不同的蔬菜要選擇不同的生吃方法。芹菜、白菜、黃瓜等蔬菜可以做成蔬菜汁直接飲用;卷心菜、甜菜、西藍花等,非常適合攪碎後放置一段時間食用,因為這些蔬菜在放置過程中,可以發酵產生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好處的活性酶;將新鮮蔬菜涼拌,加上醋、蒜和薑末,既能調味,又能殺菌,但要少放鹽,加鹽過多會導致蔬菜不新鮮,營養成分流失。
年輕人更喜愛的生食方法是蔬菜沙拉,在吃主食之前,若先以沙拉打底,可以使每頓攝入的熱能減少10%左右。
8.吃涼拌菜減少攝油量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營養部主任王宜建議,每頓飯的餐桌上最少應該有1~2個生吃菜、涼拌菜,這樣既可以充分保持食物的營養,又減少了吃油量。家庭做菜時,最好做到能生吃的盡量生吃,能用水焯的就不過油。例如,黃瓜、西紅柿、柿子椒等,洗幹淨後,直接吃就可以了;苦瓜、大白菜心可以生吃,放少許作料涼拌;而菠菜、豆芽等用沸水快速地焯一下,晾涼了,拌著吃就可以了。
另外,多用蒸、煮、燉等少油的做菜方法,自然也有助於減少下館子的次數,也是減少油脂攝入的一個重要方麵。
9.涼拌菜即拌即吃別留過夜 蔬菜即拌即吃,開胃醒脾,對身體也沒有不良影響,最有害的吃法是拌好菜放幾天再吃。這種“暴醃菜”醃製時間不足,會產生大量致癌的亞硝酸鹽,且細菌汙染大。涼拌菜拌好後快點吃掉,趁蔬菜還很新鮮,維生素含量也更高。此外,醃製中所加入的鮮薑、鮮辣椒、蔥等配料均可以幫助降低亞硝酸鹽水平。
10.四類蔬菜不宜直接生吃
(1)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藍花、菜花等,這些富含營養的蔬菜焯過後口感更好,其中豐富的纖維素也更容易消化。
(2)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筍、茭白等,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涼拌前一定要用開水焯一下,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
(3)芥菜類蔬菜:芥菜類蔬菜如大頭菜等,含有一種叫硫代葡萄糖苷的物質,經水解後能產生揮發性芥子油,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4)馬齒莧等野菜:專家提醒,並非所有蔬菜都可以用來做涼拌菜,含澱粉的蔬菜如土豆、芋頭、山藥等必須熟吃,否則其中的澱粉粒不破裂,人體無法消化。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食用時若沒有熟透,會引發中毒。烹煮扁豆的時間宜長不宜短,直至熟透變色,方可安全食用。豆芽宜炒熟吃,即使涼拌,也一定要先將它們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