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豌豆的營養價值 新鮮的豌豆外形圓潤,顏色翠綠光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依據中醫學和營養學研究,豌豆具有調和髒腑、順氣除躁、消腫、解毒、利尿等作用,入藥可用來改善腳氣病、低血壓、嘔吐、糖尿病等症狀。
幹燥後的豌豆呈黃褐色。買回後與其他豆類處理方式類似,先泡水數小時,使其稍微軟化,再和其他穀豆、蔬菜一起煮成粥飯食用。
豌豆植株的嫩苗,即為豌豆苗,可炒菜或煮湯,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C,具有清熱、消腫、利尿、通便等作用。
6.花生的營養價值 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煙酸、鈣、植物性油脂、不飽和脂肪酸等成分,有助於抗老化、維持細胞年輕、豐胸美乳,健腦益智。
花生許多重要的養分都在皮裏,料理煮食時,連皮一起食用最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
搭配糯米和紅棗煮成甜粥,以排骨高湯煮成鹹粥,與糙米、蕎麥、燕麥等穀物一起蒸煮成幹飯都很美味。
7.食用雜糧要合理搭配 雜糧一般分為兩類,即穀物類雜糧,是指研磨較粗糙的小產量穀物,如燕麥、蕎麥、穀子、小米等;豆科類雜糧,是指綠豆、紅豆、黑豆、豌豆和花生等。在米飯中摻雜一些雜糧、蔬菜或藥食兩用的食物,米飯的營養價值就會提高,而且還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但食用雜糧一定要合理搭配,才能獲得最佳營養效果。
食用時,應將穀物類雜糧、豆類雜糧和細糧合理搭配,細糧約占70%,穀物類雜糧為20%,豆類雜糧應占10%,這樣更有利於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和利用。以蒸米飯為例,可用70%的大米,20%的玉米和10%的綠豆蒸出營養健康的雜糧米飯,因粗糧較硬,可先用水泡6個小時再蒸,或事先用高壓鍋燜煮好,再與大米混合在一起蒸煮。
8.每天吃雜糧的合理量 一般來說,雜糧應占每天主食總量的1/3,最多不能超過1/2,其中穀類雜糧占2/3,豆類雜糧占1/3.專家提醒,因粗糧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不要單獨食用粗糧,而是與細糧、蔬菜搭配食用。另外,不應過量食用。
9.七彩五穀雜糧飯 各種穀豆具有獨特的營養特性和食療效果,如糙米的特色是潤腸通便去腳氣;紫米具有補氣補血的作用;燕麥能降低膽固醇,幫助消化;蕎麥能消脂抗壓,增強心血管功能;高粱具有健脾、生津、固腸胃的作用;薏苡仁能美白、淡斑、除濕、消腫;紅豆能消除水腫,促進血液循環,紅潤氣色。
將糙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各適量洗淨,泡水2小時;同時將薏苡仁、紅豆各適量洗淨,泡水12小時後,將泡好的穀米倒入鍋中,加適量水蒸煮至米粒熟軟後,淋上少許香油或橄欖油拌勻,即可配菜食用。
10.番薯豌豆糙米蒜頭飯 豌豆入藥可用來改善腳氣病、低血壓、嘔吐、糖尿病等疾病。蒜頭氣味辛辣,具有強烈的抗菌、消毒作用,也能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增加抗病能力。番薯的莖塊和皮均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質、纖維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助消化、潤腸通便、預防大腸癌等作用。
將適量糙米洗淨泡水2小時;再將適量紅瓤番薯、黃瓤番薯外皮洗刷幹淨,連皮切成丁塊。把泡好的糙米和切好的番薯塊放入鍋中蒸至熟透。同時將豌豆洗淨後,用沸水汆燙,在水中加少許食鹽保持鮮綠,約1分鍾即可撈起。把蒜頭切成碎末或壓榨成蒜蓉,與豌豆仁拌勻。最後把蒜蓉豌豆鋪在蒸好的幹飯上,燜10分鍾,即可食用。